探访
昔日“钱庄街”
今成居民院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繁华喧闹的滨江道尽头,一座陈旧的住宅楼下,“杨福荫路”路牌指引着一条只有百余米长的小街。与一般的道路不同,杨福荫路的两头上方均建有过街房屋(滨江道一侧是三层楼、长春道一侧是二层楼),使得道路的两个进出口形成一个门洞,乍看起来,这里更像是一个院落而不是道路。街道两侧的住宅楼虽已历经百年,陈旧不堪,但依旧住着很多居民,一些在附近工地干活的工人也寄宿在这里。
据在这里居住了50多年的杜明海老人介绍,解放前,杨福荫路上都是银号和钱庄,所以老天津人都把这里叫做“钱庄街”。那时候这总是有外国人出入,是天津老城区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西侧街口是当年的“法国菜市”,热闹非凡,西北面不足百米就是海河马家口渡口和日租界,南面是梨栈大道和天祥市场。“现在杨福荫路虽然旧了,不像以前那么风光了,可周围更繁华了,也算是个宝地了。”杜大爷在这条街上见证了天津5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
溯源 曾是天津金融重地
据本市的文保专家和历史专家考证,杨福荫路所处的区域属于当年的法租界,是法国工部局在1901年以“扩充界”的名义划定的。该区域的西侧在1915年前是法国租界地的露天菜市场,后在1918年由经营福荫公司的杨仲绰出资在菜市场的东侧建起了一片二、三层楼房,在楼房的南部与北部中间留有一条6米宽的道路。该房的投资商(房主)杨仲绰,以其经营的公司“福荫”为名又冠其“杨”姓为该路命名,道路两旁的房屋全部租给了钱庄和银号。在1937年天津法租界的电话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路的7号是德华昌银号,21号是聚元银号,23号是广瑞银号,24号是春和银号,29号是利和银号,31号是乾义面粉公司,32号是广业银号。
此外,杨福荫路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其名称的延续性。专家认为:该路自1918年建成并命名后,经历了租界地时期、日伪时期、国民党政府时期,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没有更改,这堪称是天津道路名称的奇迹。
未来 文保专家呼吁保护
自杨福荫路的历史背景和风貌被人们发掘出来后,本市的文物保护专家们对其给予了很大关注。他们认为,杨福荫路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与人文内涵,建筑风格独一无二,且以百年前金融街的身份屹立于今日金融城项目区域,更具时代意义,应对其进行认定和保护。
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团队的穆森表示:“从时代背景上来看,杨福荫路处于天津传统金融业向现代金融业过渡的阶段,具有纪念意义。其次,它的建筑风格是围式建筑,处于单独的封闭空间内,两边有铁门,具有商用和居住功能,这在当时的租界中是比较先进的,在天津近代建筑群中没有第二个;最后,杨福荫路附近正在建设金融城项目,这条路先前的金融街特色和功能恰好与此吻合,更使天津这座城市具有纵深感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