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2009年,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超过11万人,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比往年都要严峻。1月至8月,本市出台多项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昨日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截至8月底,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83.2%,预计到今年年底,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超过90%,与去年同期持平。
到见习基地见习可享补贴
本市推行青年见习计划,建立见习基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见习基地进行为期3至12个月的见习。见习期间,政府按照每人每月本市最低工资60%的标准给予见习人员生活费补贴,见习基地也应给予一定的补贴。见习人员继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和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待遇。
困难毕业生按人头找岗位
目前,本市各区县、街道、乡镇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开始逐个调查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并按人头寻找岗位。劳动保障协管员、信息员将与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援助协议书》,并以《就业服务承诺书》的形式,确保落实包保责任,直到这些学生全部上岗。
公益岗年内安置5000人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街道社区从事公共服务,今年计划安置5000人。被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公益性岗位进行1至2年的工作锻炼,工作期间将由市就业资金按照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岗位工资补贴,并给予五项全额社会保险补贴。今后考取公务员、进入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工作年限计算为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零出资”也能自主创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允许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首次出资额为零,对创办民营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免收管理类、登记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提高贷款额度,高校毕业生创业初次贷款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5万元,还款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在各区县选择1所有一定土地面积和建筑规模的学校改建为创意创业园,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经营场所。
持服务卡享免费职业介绍
实施“1123”服务工程,毕业学年在校生每人可得到1张就业服务卡,享受1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免费接受2次职业指导和3次职业介绍;开设高校毕业生专门服务窗口,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求职登记、存放档案“四免”服务;重点开展“十百千万”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即开设10场就业创业政策专题讲座,举办100场招聘会,组织1000家企业进校园招聘,为1万名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
记者 于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