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新港船厂 陈国栋 巨轮停靠在天津港 周勤隆 上世纪90年代洋货市场 陈国栋 洋货步行街 周伟 上世纪60年代公交车与马车同路 陈国栋 塘沽世纪广场 周伟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陈国栋是土生土长的塘沽人,酷爱摄影的他“摄龄”已有50余年。闲暇之余,他的最爱就是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身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他看来,照片是历史记忆的最好载体,因为它能让我们更直观、更清晰地“看到”那些逝去的旧事。陈国栋是滨海新区发展变化的亲历者,而他手中的那架相机则帮他永久地留住了滨海新区,让后来者感受这里的发展变化。 昔日“废港”驶出万吨大轮 上世纪60年代,陈国栋拥有了摄影生涯中的第一架相机,这是一架天津老式幸福牌120简易相机,铁壳子,是支持他摄影爱好的老伴卖掉自己的金戒指后送给他的“惊喜”,这份惊喜让陈国栋如获至宝,在此后的日子里,随身携带相机成了他改不掉的“老毛病”。陈国栋就是用这架旧式的简易相机记录了昔日天津港口的繁忙景象。 据资料记载,1943年期间,塘沽新港建成了主航道和第一、第二码头停泊地,水深为海底标高-6.0米。同年,塘沽新港开港。但在随后的三年中,因港口建设毫无进展,一般水深降至海底标高-3.0米左右,新港彻底变成了“废港”。新中国成立后,新港的修建工作被列入政府工作,并将目标直指万吨级巨轮同行的国际港口。随后,天津港分别于1951年~1952年、1958年~1963年、1973年~1978年对新港航道进行了三期大的扩建工程。1952年10月17日,天津新港正式开港,疏浚工作提前2个半月完成,万吨轮“长春”号驶入天津新港,成为天津港由河港向海港转折的重要标志。 统计数字显示,1952年天津新港重新开港时,年吞吐量仅为74万吨,到1970年突破1000万吨,用了22年;到1988年突破2000万吨,用了14年;到1993年突破3000万吨,仅用了5年时间。自1993年以来,港口吞吐量以每年1000万吨的速度递增,创造了中国沿海港口发展史上罕见的纪录。如今的天津新港已是天津港的主体部分,也是国内4大港口之一,成为以外贸为主的国际港口,它拥有近十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可以停靠万吨级海轮,可从事杂货、散货、集装箱作业,年吞吐量已经超过两亿吨。如今,完成老码头改造的天津港一跃成为货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港,已形成了以集装箱、原油及制品、矿石、煤炭为“四大支柱”、以钢材、粮食等为“一群重点”的货源结构,是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焦炭出口港,第二大铁矿石进口港,中国北方的集装箱干线港,并已跻身全国油品大港行列。到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准箱,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级,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国际深水港;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环渤海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成为世界一流大港。 站在天津港的港口码头,湛蓝的水波轻轻地拍着码头,码头上繁忙依旧,港区内运输集装箱的大货车来来往往,井然有序,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在这里集合后又从这里出发。矗立在码头上一座座赭红色的“长臂巨人”——龙门吊将一箱箱货物装到货轮上,随着汽笛的拉响,满载着集装箱的万吨巨轮威风凛凛地驶出港口,劈波斩浪,驶向五湖四海。 洋货市场名气飙升 据史料记载,塘沽商业始于元代。南粮北调改大运河运输为海运,通过大沽口入海河,经天津转北京。当时,“装米船,运盐船及其他百货船舶无数。商船云集,帆樯林立,几乎不能窥见河身”。由此记载,我们可以想象出古时塘沽地区繁盛的商业景象。20世纪初,塘沽成为华北地区各类物资的重要集散之地,涉及粮食、木材、纸张、皮毛和药材等60余种,抗日战争前夕,塘沽区有商户979户,大都集中在今天的新华路、解放路一带。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1991年,塘沽区委、区政府在塘沽建立了华北地区首家以经营洋货为主的洋货贸易市场,也就是今天的洋货市场。1991年7月6日洋货市场正式开业,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可容纳200个摊位。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3期改造,洋货市场的名气越来越大。陈先生回忆说,每逢周日,市面上人山人海,接踵摩肩。经营面积扩大到近2万平方米,固定摊位2000多个,经营品种有汽车、摩托车、家电、服装、手表等达几千种,吸引了山东、内蒙古、河北和北京等地的人们前来购物。漫步洋货市场步行街,街两侧突出古典欧式风格的低层欧式建筑,5组青铜雕塑和3组汉白玉雕塑均为欧洲古典名人名雕,或欢快,或沉思,向人们展示着魅力无穷的异域文化。夜幕降临,街旁古典式路灯的柔光让塘沽的夜色愈加增添了几分妩媚。 塘沽区紧紧围绕天津滨海新区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商贸业,已初步形成了建立在港口运输基础之上的南货批发业、进口商品批零业、百货批发业、海货批零业和为集疏港运输消费服务的行业等。目前全区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有8座,商业营业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已构筑起大商贸、大流通、大发展的现代化商贸经营格局,形成了具有港口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定位为滨海新区商务中心的于家堡和响螺湾商务区,规划建设环渤海地区的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目前开工项目已达39个,累计注册登记的国内外企业20余家。此外,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那时公交车与马车同行 在一张黑白照片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三种交通工具——公共汽车、自行车和马车同行在一条道路上,犹如三个并行的时代驶在历史的轨道上。陈先生回忆说,这张照片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塘沽区的面貌已大为改观。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塘沽区城区建成面积约4平方公里,供人们出行的道路狭窄且不连贯,总长度仅有40千米,道路两旁没有任何绿化,风天扬尘,雨日泥泞。居民住房90%以上是土坯草舍,阴暗潮湿,全区没有一辆公共汽车。 时过境迁,如今塘沽区内公路两旁绿树成荫,公路也越修越宽阔,先进、车型新颖、乘坐舒适的公共汽车已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首选。区内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已建成道路200余条,面积2万平方公里,大中型桥梁11座。那张黑白照片中,昔日马车队奔跑的马路两旁也变得喧闹起来,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建筑——塘沽世纪广场悄然崛起,光滑整洁的大理石地面,枝繁叶茂的鲜花绿树,这里已成为市民茶余饭后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今天的塘沽海、陆、空交通便捷,已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2008年8月1日继全国首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城际铁路——京津城际正式开通运营之后,2009年2月27日,京津城际延伸线终点站选址塘沽于家堡商务区,2011年工程竣工之后,往返北京与塘沽仅需45分钟,北京、天津和塘沽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塘沽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近在咫尺,从塘沽驱车至机场仅需20分钟,到北京机场也只需9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