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天津 |
天津东丽区田间走来农民女诗人 创办诗社出版诗刊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08-28 15:54:02 |
概要:东丽区中河村的刘凤趁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却创作出大量乡土味很浓的诗歌,这些诗歌产自田间地头、出自农家陋舍,深深吸引了很多读者。她还创办了“芦苇诗社”,定期出版《芦苇诗刊》。 |
|
|
|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东丽区中河村的刘凤趁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却创作出大量乡土味很浓的诗歌,这些诗歌产自田间地头、出自农家陋舍,深深吸引了很多读者。她还创办了“芦苇诗社”,定期出版《芦苇诗刊》,让越来越多人陶醉于乡土文学之中。
挑水、打猪菜间隙看书写作
今年54岁的刘凤趁出生在一个偏僻而贫穷的小村庄,浓厚的乡情和艰苦的生活从小就教会她做人要朴实、正直。因为家境不好,不得已中途辍学,每每从学校经过,听见琅琅书声,她就默默流泪。“虽然没有机会再上学,但是我一刻也没有放弃学习,无论是挑水、打猪菜,还是看孩子,我的身边总少不了一些书,一有时间我就看、就写,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慢慢喜欢上了文学。”1979年刘凤趁参加了区文学社。婚后,她的生活也不富裕,但坚强的刘凤趁干活挣钱养家的同时,始终坚持写作,她经常找机会到市区来听知名作家、诗人的讲座,聆听他们的教诲,使她的文学功底不断增强。
田间地头是创作源头
“既然/不是挺拔的松/就铸造一身刚柔的筋;既然/注定埋没于污泥/就净化自己圣洁的根……”刘凤趁告诉记者,这首诗表达了她用“芦苇”做笔名的初衷,纵使生在泥塘污坑里,也挺拔出一身绿茎长叶,而且心魄不污。她的《葱自赋》历时11年才完成:感谢命运之神/把我抛在杂草之中/不然/我生活的魄力/哪有如此旺盛;感谢宽厚的大地/给予我充实的养分/不然/我绿色的生命/怎能再度回春……这首诗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一级作家冯景元的高度赞扬:“她写的是葱,也写的是人……”
刘凤趁的家门口就是一片农田,推门可见各种高高低低的农作物在阳光的照耀下随风轻摆,田间有条潺潺小河,河边长满了她最喜欢的芦苇。以前农忙的时候刘凤趁会边干农活,边构思着她的诗歌,再辛苦也不觉得疲惫。现如今生活富裕了,家里的地租了出去,但她仍然经常漫步于田间地头,寻找创作的灵感。刘凤趁说:“写诗是一个自勉、自省的过程,人生也像诗歌一样,此起彼伏,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应以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
“芦苇诗社”
记者来刘凤趁家采访时,刘凤趁的家很容易找,是因为她家门前还赫然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芦苇诗社。芦苇诗社成立于2006年5月,至今已经有30多位会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从18岁到80岁,他们平时书信邮件往来,以诗会友,以诗品人生。芦苇诗社定期出版《芦苇诗刊》,其中很多作品被转载,在社会上流传。
记者随手翻阅了几本《芦苇诗刊》,看到里面的内容既有农民淳朴的田间写照,也不乏唱响时代主旋律之作。从北京奥运,到汶川地震,再到载人航天等国家大事,诗社的会员们在芦苇的带领下履行着诗人的责任。目前,他们正全力以赴,准备出一本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诗刊向国庆献礼。(本报记者 李倩)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