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厦门火炬高新区致力于创新型园区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着眼于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合作、产业促进平台多样、创新创业人才充足、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创新扶持政策健全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提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创新集群壮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在孵企业接连获得扶持:在福建省发改委公布的2009年第一批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计划名单中,厦门火炬高新区5家在孵企业的5个项目位列其中;厦门市科技局认定的2009年度厦门市第一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厦门火炬高新区共有6家在孵企业的7个项目榜上有名;另有9家在孵企业获得2009年厦门市第一批留学人员企业专项资助。
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游文昌说:“我们一直致力于把高新区打造成所有创业者的‘创新殿堂’”。最近科技部正式批准厦门市建设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将以此为契机,充当好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打造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前沿平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创新大平台和孵化大载体。
营造创新环境 培育创业氛围
为营造创新环境,建设创新服务体系,厦门火炬高新区先后推动厦门市人大或自行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设立研发机构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政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政策引导作用。
从2004年起,厦门火炬高新区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创新发展资金,作为扶持企业项目孵化和自主创新的专项资金。资金额度在2009年增加到9000万元。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累计支持170多个项目,其中72个项目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
高起点、大手笔的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让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了一个巨大的孵化器。园区建设有厦门国家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厦门光电子孵化器、中创海外企业孵化器、厦门软件园孵化基地、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火炬东部孵化园等创新孵化平台,形成了总孵化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科技研发孵化集群,孵化功能向专业服务和分层次服务推进,由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发展。
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有在孵企业500多家,在光电、电子信息、IT、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孵化效应。
产学研融合是自主创新体系的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结合平台,鼓励、促进企校(院)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推进企校人才互聘及共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支持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及共建实习(训)基地,培养企业急需和适用的各类专业人才。
持续科技创新 孵化参天“大树”
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大海经过多年的孵化管理实践,结合美国硅谷经验和我国国情,在国内率先提出“激情孵化梦想,创新成就未来,智慧孕育财富,诚信缔造伟业”的创新创业文化口号,并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和诠释其中的内涵。
特盈自动化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在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了5年,公司总经理黄清文介绍,他2003年从新加坡学成回国,以2万美元起家,从事自动点胶机的研发生产,通过5年的孵化培育,企业销售额已达到目前的550万美元。厦门弘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9月在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注册成立,经过半年多的技术研发和试生产阶段就开始批量生产,目前年产值已经过亿元。
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经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厦门电力电器产业基地、厦门国家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园等10多个“国”字号的创新和孵化基地,成为在研发、成果转化与市场对接方面真正实现环节互通、上下联动的高科技企业“造星工厂”。
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建设了我国大陆第一家主要面向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创业者的孵化基地——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集科技交流和培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和催生新型科技企业于一体,将有效结合厦门市的区位优势和我国台湾地区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优势,全面承接优势产业的西移,为我国台湾地区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到厦门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
发挥主体作用 形成创新阵容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每一家在孵企业都是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麦克奥迪公司开发的数码显微镜、数码互动教室和远程病理诊疗系统技术为世界首创;美亚柏科自主开发了国内第一套互联网监控系统,占据了全国市场90%的份额;蓝德尔(厦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全球首创子宫颈癌10分钟自检试剂盒……这些企业的自主创新,成为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很多企业成立了研发机构,并与全国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目前,园区设立了5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目前,企业拥有专利总数累计超过300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0件。
在原始创新方面,联想移动通信公司研发生产出第一款国产专利手机;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的新型膜应用技术与工艺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厦门敏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先后建立了3个研发中心,在无线语音交换技术和VoIP上拥有多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是国内掌握VoIP核心系统底层代码的7家厂商之一,3项主要产品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在集成创新方面,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合作成立北航麦克奥迪图像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了30多个系列300多种型号的新产品,累计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200余件,现已成为掌握显微前沿技术的世界五大显微镜制造商之一;厦华电子长期致力于提升产品设计、制作和集成整合的能力,通过对芯片产品进行自主调试改良,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专利,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高清电视。
在引进吸收再创新方面,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从1994年开始在消化吸收引进设备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研制成功大型电热电脑程序控制十五管还原炉等100多台套关键设备,节省进口费用1.2亿元以上,并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多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建区宗旨,致力于创新型园区建设,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各类平台建设,扩大创新成果,向技术创新要成效,向自主创新要特色,为自主创新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撑和服务;着眼于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合作、产业促进平台多样、创新创业人才充足、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创新扶持政策健全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提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创新集群壮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