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09020612460943.jpg)
公安塘沽分局联合塘沽区劳动局对久安里、居仁街、胜利街、聚宝大厦、贻成大厦、烟台道及金泰新村小区中的中介所进行清理整顿,对16家不具备职业介绍资格的中介予以取缔。
“想找好工作吗?知名大企业,每天工作8小时,全机械化作业,每月工资加奖金按时发放……”你无法否认这样的广告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绝对诱惑,而这些广告的发布者却是由一间门脸房、一张桌子、一个沙发拼凑成的所谓“权威中介”。近日,本报陆续接到大量投诉,“黑职介”坑人骗钱时有发生,已引起劳动监察、工商、公安部门的重视,一场规模浩大的专项治理行动也即将在全市展开。
诱惑交费前后“变脸”
“我今天早上刚到塘沽,想找个好工作,在一家中介交了360元,中午就明白过来上当了。”正月初七一上班,即有外地读者拨打本报热线投诉。中介收了钱后,紧接着又提出企业要收体检费、住宿费和服装押金。“国家规定不应该交这些钱,如果要继续交钱你就退我中介费。”对方迅速收起笑脸:“反正信息我是给你提供了,工作要不要是你的事。钱不退,爱找哪儿找哪儿去!”
在天津站、天津西站、通莎长途客运站,记者看到,不时有人偷偷摸摸散发传单,都是知名企业的招工信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来自山东的张某等来到红桥区一家挂“招工办公室”招牌的无名职介所,对方自称为“三星电子”招收员工。“报名费60元,这是信息费,不退,有问题吗?”张某随即交了60元。次日,对方电话通知他到厂里面试,可是张某来到面试地点却发现是另外一个中介。“三星电子这次要的人不超过10个,你们运气好。待遇很不错……”26岁的张某相信了对方所言,和同伴一起交了500元体检费和住宿费,没有收据,对方让他们一周内等消息。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他们就不停地找到中介询问。“后来对方可能是被我们逼得没办法了,说是带我们见工长。结果来到工厂旁边的一个中介,又要了200元,给出的招工条件、待遇等与原先完全不同,工资甚至不到最低工资标准,这个条件不可能有人去……都是骗子!”
“黄金信息”多属编造
“我们俩从河南来,到塘沽每人交了260元中介费,说是让进开发区一个厂子,把我们身份证都收走了,啥事也不办。我们就在那儿哭。老板就让我们在那个中介干,继续帮他招人,一个月包吃住600元。我们没有回去的路费,就干了两个多月,总共只给了不到500元。这次看老板没锁抽屉,才偷了身份证跑出来,我们实在不想帮着他骗人了……”
两个不满18岁的小姑娘在踏上返乡的长途车时打电话向本报投诉。记者建议她们报警或找劳动部门反映,她们说不敢,“他们雇了好多人,专门打那些不听话的……”
据调查,“黑职介”逐步从市内向塘沽和环城转移,收费越来越高。“这些‘黑职介’入行门槛很低,都是跟着经济开发区走,围着企业转。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投诉最多的是塘沽。为啥?就是打着为开发区、保税区等企业招工的幌子。西青大寺、津南开发区周围,这样的‘黑职介’也在逐步增加,一般都是租一个小门脸,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连电脑都没有,顶多再加一个沙发,窗户上贴几条信息就开干。骗一个算一个。至于中介费多少,似乎没有一个固定标准。”市劳动监察总队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那么这些招工信息从何而来呢?“多数是凭空想象的,不排除少数有所谓内部关系的可能,但也属于违法信息。按照规定,不管是三星电子,还是摩托罗拉这些大企业,委托招工都必须要有正式的委托函。也就是说,中介贴在橱窗上的小广告,你如果不能出示正规的加盖公章的书面委托手续,我们在执法中就视为是虚假信息。前不久一次联合执法行动中,一些中介说证照齐全,我就让他们出示这些公司的函件,结果他们便把那些广告语全撕了……如果你是大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员,能委托这些说不上名字的小门脸吗?”市劳动监察总队副总队长崔成说。
打防并举重在规范
崔成认为,“黑职介”确实是困扰很多城市的老问题,关键是要建立起完备的正规中介系统。“比如劳动部门开办的服务中心,比如位于河北区二马路的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都是免费的。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大型专场招聘会也在陆续举行。求职者首先应看清中介的资质,有没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不要到非正规的小中介去找工作,这属于事先的防范问题,也就是应该建立健全正规的引导渠道。其次,劳动者应提高自身技能,不要把目标都定位在电子企业上,今年的实际情况是,食品、缝纫等行业可能比出口加工类的电子行业需求更多。”
实际上,由劳动、人事、工商、公安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针对用工市场的专项检查从未间断。仅2008年,全市便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279家,清查非法冲抵押金14.3万元,查处诈骗等治安、刑事案件46起。西青劳动局监察科负责人介绍,针对反映较为突出的西青大寺“非法职介一条街”,他们先后多次进行了专门清理,结果发现“诚信职介”、“顺源职介”等41家介绍结构均未获得职业许可证,均已依法予以取缔。
塘沽区政府牵头专门成立了“黑中介专项治理办公室”,今年1月便取缔非法中介16家。为了从源头治理黑中介,塘沽劳动局还印发了数万份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温馨提示,推荐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派人在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发放。“为保障广大求职者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塘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郑重提示:如果您来滨海新区找工作,不要轻信互联网和街头巷尾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小广告、传单虚假宣传。请到正规的职业介绍机构、用人单位应聘,或拨打咨询电话:66300580,核实中介机构是否合法。”
同时,作为2009年全国为农民工服务的“春风行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市劳动监察部门牵头的,针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春季专项行动也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