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用29个小时全歼守敌13万余人,攻下国民党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城。在这场震惊中外的攻坚战中,最后一个被攻破的国民党守军据点就是位于现南京路的耀华学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南京路上车水马龙,尽显繁华。在这条全长4764米,串起海光寺、滨江道、小白楼等重要商圈的道路上,坐落在106号的耀华中学在夜晚的喧嚣中尽显安详。“现在的耀华中学,就是当时国民党的最后一个守军驻点,攻下了这儿,解放军大部队会合,天津就解放了。”顺着文史专家金彭育的手,记者隐约看到了学校礼堂周围的墙体上留下的枪眼痕迹,用手一摸还有明显的凸凹感。
1948年12月中旬,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战役前夕,国民党94军43师和129团部及一个炮兵营总共3000余人,强行进驻耀华学校,在学校操场中间构筑了榴弹炮发射阵地,在院内和四周院墙修建了20多个地堡,在学校大门口堆积了很高很厚的土墙,泼上水后冻成坚硬的冰层,在里面构筑暗堡,并依托学校的楼房和发射阵地构成了据点式防御工事,妄图以此负隅顽抗,师生们敢怒不敢言。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点,解放军天津前线司令部刘亚楼发布总攻命令,3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人民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总攻。大炮一齐向守军城防猛烈攻击。刹那间,炮弹呼啸,几千发炮弹倾泻在城墙上、堡垒上、暗堡上。城墙、碉堡、暗堡纷纷倒塌,地雷爆炸、铁丝网被一一粉碎。脚下的地面在颤抖,火光四起,浓烟罩住了整个天津城。
金汤桥胜利会师后,各路大军迅速包围海河两岸的守军。38军112师334团团长奉命率部攻打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今八一礼堂)。此时的守军还在继续顽抗。他们凭借高楼大厦的遮蔽,用机关枪严密封锁解放军前进的道路。在打入守军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王亚川的带领下,战士们冲进司令部院内地下室,活捉了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此时的陈长捷也被迫下达了“立即全部投降”的命令。
这一溃败消息迅速传到耀华学校内的最后一个守军据点,解放军战士们边打边喊:“你们的司令被活捉了!快缴枪吧!”胜利的消息开始瓦解敌军。“当时的这里是难啃的硬骨头,一个是黄家花园,另一个就是耀华中学。那时候长沙路往北走就是南京路当时的墙子河,墙子河的北面就是耀华学校,被一个国民党保安旅重点守卫。当时解放军就在墙子河的土堤上,架上迫击炮往耀华学校院里打。”金彭育说,解放军的气势已经让退守耀华学校的国民党守军自乱阵脚,甚至起了内讧。
在随后3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中,人民解放军三路攻城部队联合作战,经短兵相接,逐楼逐层地激战,乱了分寸的守军四处逃窜,最后解放军占领了耀华学校。(作者:王子瑞 潘立峰)
小资料
耀华学校
坐落在南京路106号的耀华学校是1927年开办的私立学校。1952年12月23日,私立耀华学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办,耀华学校由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学校,中学部与小学部分开,中学部更名“天津市第十六中学”。1988年,学校复名“天津市耀华中学”。
经历九十余载的风云变化、战火洗礼,耀华学校的建筑至今保存完整。1997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将耀华学校礼堂确定为最早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