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年4月,湘潭国家高新区成立了项目申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通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获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更好地服务企业。
高新区总经济师吴小波在接受采访时说,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后,一些重要项目的申报铺天盖地而来,因此项目办也就应运而生。
项目申报铺天盖地而来
湘潭高新区“升级”后,企业的工作思路改变很快,改变最快的就是名片。吴小波说,有了这个国家级的“金字招牌”,企业对外宣传和招商都有了自信。
吴小波介绍,高新区“升级”后,参与国家、省、市各层次的活动多了,企业有了更多免费展示的机会,有利于企业自身形象和产品的推广。同时,一些重要的项目申报铺天盖地而来。“申报的渠道多,国家、省、市三级可以直接申报。”吴小波说,特别是国家级项目申报,每年都是大丰收。为此,湘潭高新区成立了项目办,专为企业申报项目服务。
项目办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已组织申报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各级各类项目共计159个,已明确获得立项支持的项目有67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0个、省级项目6个、市级项目31个。在国家级项目中,工信部风电装备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得项目立项扶持资金940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初步明确的立项资金为5730万元。
“今年,园区企业要求争取获取国家和省市的资金扶助1亿元,我们很有信心。”吴小波笑着说。
“金字招牌”引来项目和人才
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后,近年先后新增“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装备产业示范基地”等品牌,目前园区“国家级”牌子已增至7个,对外的形象得到空前提升,影响力得到极大提高,吸引了外地客商和前沿实体纷纷投资。
吴小波说,国家级的“金字招牌”还吸引了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落户高新区,以及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携项目加盟高新区。
特别是2011年,园区吸引了江瑞华、周建平、宋延林、刘甲祥、何农跃、黄守道等6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携项目加盟高新区,98家具有科技转化价值的企业(项目)入园发展,园区在孵企业达到388家,创新型人才和科技项目进一步聚集。
2005年,吴小波调到高新区,他说自己很幸运,既见证了湘潭国家高新区的升级,又见证了高新区发展最快的这几年。他说,现在,高新区对“十二五”实现“千亿园区”的目标很清晰,高新区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他对高新区的未来充满信心。(记者 王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