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重自主创新能力”、“重产业特色”、“重土地集约利用”、“重配套服务”……多年来,这些鲜活的字眼已融入湘潭高新区血液、植进思维、化作灵魂。它不仅高度契合了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更凝聚成了湘潭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的字字珠玑,成就了湘潭高新区20年的发展奇迹。
2009年3月,湘潭高新区步入“国家队”;2009年9月,湘潭高新区成为湖南省两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之一;2009年10月,湘潭高新区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这些都是对湘潭高新区创新发展的肯定与鼓励。
近年来,湘潭高新区充分发挥创新活力与能量,一批批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并成功转化,重大科技成果、专利申请及专利申请人均量均排在湖南省前列。2011年,湘潭高新区创新指标全国排名第27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企业力扛创新大旗
从一个小小的灶头,一簇旋转的火苗,成长为全国厨卫行业的领军者,迅达集团对自主创新有着很深的体会。
1985年,痴迷于科研的迅达集团创始人伍尚魁白手起家,凭借自主研发的“燃气具缝隙孔旋流燃烧技术”在厨卫行业迅速崛起。这一专利技术不仅让他赢得“灶王”的美誉,也为迅达步入发展快车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迅达集团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这一理念的指引。目前,迅达集团自主研发出数代家厨系列、可再生新能源系列产品,共申请国家专利294项,授权专利231项,专利数量稳居行业第一,其中1项技术还获得了国际发明专利,产品畅销国内和东南亚、欧美、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湘潭高新区,迅达集团并非一枝独秀。在这里,每一家企业都充满着巨大的创新能量。
由湘电风能研制生产的国内首台5兆瓦海上风机、全球第二台大容量直驱型风电机组在“风车王国”荷兰成功并网发电;从奥运会到世博会,从世博会到亚运会,在世界的舞台上,海诺电梯频频亮相;崇德科技开启了国内自主核电研发的先河,成为国内首家拥有核电轴承和核主泵轴承生产许可的企业……这些都是湘潭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代表。
据统计,近3年来湘潭高新区企业共投入科研经费32.6亿元,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6个;获得授权专利1126件;转化科研成果782件;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8家,新增新产品产值超过150亿元。而这3年引进的200余家企业中,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
孵化器孕育科技“小巨人”
2007年,经过精心的规划和论证,我国中南地区首个部、省、市共建的创新创业园——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正式成立。35万平方米的孵化场地,集产学研、投融资、政务、中介等体系于一体,让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成为孕育科技“小巨人”的摇篮。
作为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孵化的企业,湖南新昕通用电气有限公司如今已“毕业”走上成熟企业的发展之路。
新昕通用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利民介绍,公司投资1亿多元、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新厂房即将动工建设。而在3年前,这是曾利民想都不敢想的。说起3年来企业的成长,曾利民表示,这离不开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这个平台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作为一家专业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致力于为在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其成长所必需的“养分”。
为不断优化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作为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的管理者,湘潭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推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保姆式”的“三全一保”服务,构建了“政务服务、技术服务、融资服务、中介服务、商务服务”五大创业服务体系。
围绕湘潭高新区重点产业领域,湘潭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先后搭建了机电产品制造加工、矿山装备电气控制、模具加工设计、风力发电配套装备技术等一批公共技术平台。2011年,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现代电机产业集群科技服务平台”被列入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服务支撑计划项目。
针对创业的不同阶段,湘潭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设置了苗圃、孵化、加速三种不同的服务模式,助力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不仅让企业得到眼前的实惠,更赢得了未来的发展。除了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各类创新项目,湘潭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还出台了鼓励政策,不管申报成功与否,都对企业实行申报资金补助。这不仅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意识,更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资金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近3年来湘潭高新区一方面不断加大科技资金的申报力度,为园区企业申报各类国家、省级创新基金及新型工业化、科技支撑等类别的项目96个,获各类扶持资金1.8亿余元;另一方面,通过多层次的专业金融服务为园区企业贷款、提供银行授信、担保等。
如今,一批从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孵化毕业的企业正在湘潭高新区以及周边园区快速成长,成为推动湘潭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内,一大批科技“小巨人”正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矿山装备制造及电气控制、风电配套、节能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集群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领军人才各显神通
2012年4月26日,在湘潭高新区召开的2011年度科技与知识产权奖励大会上,61家企业分享了255.3万元奖金,一批省级技术中心、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名牌产品、专利及高新技术企业均得到奖励。
这样大手笔的投入,正是为了在湘潭高新区营造尊重人才、重视知识产权、崇尚科技创新的氛围。在湘潭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看来,企业成长土壤的提供和创新环境的优化,才能让创新主体具备初始的成长力和持久的创新力。
据统计,近3年来湘潭高新区已给予助推园区快速发展的功臣们3000多万元现金奖励。这些资金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得益于良好创新氛围的“磁场效应”,一批顶尖高端人才纷至沓来。德国柏林大学终身教授谭成忠、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宋延林、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湘电集团首席专家黄守道、国家级稀土材料专家刘甲祥、中南大学机电学院铁道装备与车辆工程系主任兼工程机械研究所所长贺军辉、国内第一台电动大巴研发人姜瑞华、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学位点领衔人周建平等一批全国知名教授、专家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纷纷落户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湘潭高新区共培育出高新技术产品2000多种,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达到1050种,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据湘潭市的60%以上。科技创新带给湘潭高新区最直接的回报是工业产值3年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了2.5倍。
如今,在火炬的引领下,一座现代化的科技新城已经拔地而起,湘潭高新区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效应的双丰收,正朝着创新型特色园区的目标大步迈进。(杨阳 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