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指导果农生产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大港小王庄镇小辛庄村的村民刘炳振最近特别高兴,他告诉记者,以前大家都叫他“猪倌刘”,现在却开始叫他“刘老板”了。他说这多亏了今年镇上举办的种养殖“SYB”创业培训,使他成功拿到一笔五万元的小额贷款,有了创业的启动资金。
培训形式改变
农民直接受益
门槛低、管理简、政策优、融资活、优良而完善的政策环境,是孕育创业热潮、促进就业科学发展的土壤。自去年以来,滨海新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创业培训对象扩大到所有城乡劳动者和在校大学生,实现了由单一培训各类失业人员向培训各类有创业愿望人员的转变。这个转变的直接受益人就是农民。从2011年开始,大港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农民创业方法,提出了“挖掘资源、形成特色、服务到位”的创业帮扶模式,手把手地帮助农民进行创业。他们针对大港各街镇农村的基本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特色创业培训班。针对像刘炳振这样有“一技之长”的养殖散户,他们专门开展了养殖“SYB”创业培训。村民不懂创业程序,他们请专家来指导;有了创业规划没有资金,他们积极组织贷款;对于没有创业场地的村民,他们更是苦口婆心做协调。
“以前光听说有大学生创业培训,咱农民可不敢想。村里说可以参加培训,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学习了一个课程,没想到还真申请到了贷款,现在还当上了‘老板’!”提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刘炳振觉得仿佛是一场梦。
创业服务
帮农民成功创业
刘炳振说他的创业成功还得益于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创业服务。据悉,目前新区213家社区、14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开辟了创业绿色通道和创业服务窗口,直接受理小额贷款、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推介等具体业务,搭建了区、管委会、街(镇)、社区(村)四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创业政策、创业信息、创业服务等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有力抓手。
手把手帮助农民进行创业仅是滨海新区以创业促就业工作中的一项。两年多来,新区始终把创业促就业工作作为保民生的第一要务,通过突出科技引领、降低创业门槛、完善创业政策、激活创业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全面推进五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发展”的良性机制,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全区共培训15000人,引导鼓励3000人成功创业,新增企业2800多家,带动1.5万人实现就业。
记者手记:创业服务为农民 打造另一片天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离开土地的农民如何就业?怎么就业?成为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大港劳动部门针对农民开展的创业服务让我们为之眼前一亮。“如果没有完善的创业服务,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还能当上‘老板’!”农民朋友们说:“政府的就业服务真的为他们打开了另一片天!”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随着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整体战略布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劳动力就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从2010年开始,区委、区政府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20项民心工程。两年多来,新区打破了创业政策城乡分割,实施了手把手的创业培训,农民有了一技之长,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创业带动一片就业,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有了切实的支撑和保障。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新区按照“谋创新、促创业、带就业、保民生”的工作思路,通过创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共创业服务均等化的不断推进、定向创业服务的不断细化,滨海新区一定会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新区实际、具有新区特色的创业型城区发展道路。(文/记者 尹娜 图/记者 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