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中心城区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标志区的目标要求。作为本市中心城区,和平区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新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和平区区委书记李金亮。李金亮表示,未来和平区要率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标志区。其中,在城区规划上,要控制发展商品住宅,适度发展商业设施,大力发展商务楼宇,保护利用风貌建筑,为和平区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空间。在经济建设上,和平区将在产业垂直分工的高端确定发展定位,走特色化、差异性、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加快构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地。](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120702/20120702095730963.jpg)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中心城区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标志区的目标要求。作为本市中心城区,和平区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新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和平区区委书记李金亮。李金亮表示,未来和平区要率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标志区。其中,在城区规划上,要控制发展商品住宅,适度发展商业设施,大力发展商务楼宇,保护利用风貌建筑,为和平区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空间。在经济建设上,和平区将在产业垂直分工的高端确定发展定位,走特色化、差异性、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加快构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地。
记者:和平区提出率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标志区目标,有何基础和条件?
李金亮:和平区作为中心城区的核心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实力较强的经济基础,业脉悠久的金融和商贸市场,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居民素质以及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里浓缩了天津近代百年历史文化的精华,是彰显天津繁荣繁华大都市的中心商业区,也是展示天津改革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和平区建成了津湾广场、津门、津塔等一批城市地标建筑,打造了12栋税收超亿元楼宇,形成了高端高质高新化的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8亿元,区级财政收入突破38亿元;我们用全市1/1200的土地创造了全市1/19的GDP和1/10的服务业增加值,单位土地产出率为60亿元/平方公里。尤其是最能体现增长活力的内外资到位额,和平一直走在全市前列;最能体现发展后劲的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最好水平。
另外,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是国际化大都市标志区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平区目前服务业增加值已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7%,其中现代服务业超过了60%,并且拥有82家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先后荣获和保持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市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记者: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综合性范畴,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硬指标上,还体现在社会发展、城区文明程度等软指标上。和平区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举措?
李金亮: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始终是我们工作中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着眼天津城市定位,结合区情实际,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三区”,力争实现“四个翻番,五个走在前面”的奋斗目标,即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型城区;区级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内资、外资翻一番;经济竞争力、城区吸引力、文化软实力、生活宜居度、社会和谐度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面。同时,在城区规划上,提出要控制发展商品住宅,适度发展商业设施,大力发展商务楼宇,保护利用风貌建筑,为和平区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更大空间;在经济建设上,提出要以快争先、以优制胜,在产业垂直分工的高端确定发展定位,走特色化、差异性、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加快构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地;在城市管理上,提出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打造全国最干净、最靓丽的城区;在改善民生上,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惠民,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
记者:体现城市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经济实力。和平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李金亮:发展是硬道理,是硬指标。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具体举措主要有四条:一是打好金融城地区产业发展,五大道地区保护利用,劝业场地区改造提升等“三大板块”攻坚仗。二是形成两条“亿元楼宇带”。把海河服务型经济带和南京路商务商贸经济带,作为楼宇经济的主战场。利用现有高端商务楼宇集聚的优势,加快载体建设,完善综合配套,提供优质服务,力争两带税收亿元楼宇分别达到10栋以上,尽快培育出税收超10亿元楼宇,形成更大的集聚效应。三是促进产业发展集群化。加快高质金融、高端商务、高档商业、高新科技、文化旅游和商业地产六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高地。四是创造最优投资软环境。进一步强化“100-1=0”的服务理念,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政府买单、中介全程领办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记者:打造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标志区的一项重要内容,请问和平区在这方面将重点抓哪些工作?
李金亮:和平区这几年在美化市容环境,发展社会公用事业,提升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提高城区的宜居度和群众的幸福指数,未来五年,我们将围绕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改善生存性民生、促进发展性民生、保障安全性民生,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一是搞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促进就业增长机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自主创业,确保托底安置。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完善“二元三级”长效救助机制,适度提高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水平。二是抓好教育卫生事业。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造就一流校长群体,培养一流教师队伍,建设一流校舍环境,形成一流校园风气。优化幼儿园建设布局,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公平发展,办好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高标准的终身教育。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多免费服务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特色医疗,扩大“家庭责任医生”服务范围。三是办好便民利民实事。坚持实施民心工程。基本完成五大道地区供热补建。建设菜市场、早点店等一批社区商业设施,使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夯实社会管理基础。五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等活动水平,精心培育群众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