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昨日(5日)从区委宣传部获悉,经过长时间的普查和调研考证,新区确立了首批25个区级非遗项目的建议名单,以及申报第三批天津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与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推荐名单。这些非遗项目不仅种类丰富、覆盖面广,更显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构成了新区文化的独特底蕴。
地域特色鲜明
入选新区首批非遗建议名单的项目,除了拥有悠长的传承历史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它们都源于百姓的生活,有着浓厚的地域特点。比如汉沽的抢网高跷,便是沿海渔村的渔民在劳动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渔民们使用有竖劲、分量轻、耐用的杉木做成的腿架,也叫“二接腿”,手持用竹竿做框制成的大网,在岸边深水面捕捞随海水涌上岸边的优质虾皮。而传统技艺长芦制盐,更是依靠塘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形成的生产海盐的特殊技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新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真实见证,也是构成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
非遗项目覆盖八大门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汉沽飞镲、汉沽评剧、河头落子、大沽龙灯、潮音寺民间庙会、北塘丰登乐会高跷、北塘飞钹、小王庄民间吹打乐等入选国家级及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一起,新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包括了盐母与盐母庙的传说、五音武法鼓、抢网高跷等来自塘、汉、大与各功能区申报的共25个项目。覆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八大门类。
申报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出台的同时,新区还将推荐太平镇申报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太平镇域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太平镇河北梆子、娘娘河的传说、窦锡镇农民画、大苏庄高跷、红星落子、大苏庄望马台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均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存续状态良好。太平镇更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建立文化传承机制;在不影响古民居原貌的情况下,对古民居内的生活设施进行改造;扩大对外和国际文化交流等方式,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