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进入春季,又有大批务工人员进入津城找工作,与此相关的陷阱、骗局也开始增多。一些违法人员通过黑职介、发布假信息等方式,大肆坑蒙拐骗。日前,塘沽警方打掉了5家黑职介,12名违法人员被依法刑事拘留。此外,联合执法人员又对十多名黑职介人员进行了查处。
案例
以高薪为饵收各种费
今年2月中旬,公安塘沽分局从网上发现了一则揭露塘沽非法职介以高薪为诱饵实施诈骗的消息,浏览量达6000余人,很多网友也在回帖时讲述了自己被骗的经历。经过深入了解,这些非法职介以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或张贴小广告的方式,以高工资、管吃住、提供五险一金为诱饵,将应聘者约到面试地点,再以多种名目收取“中介费”,但工作却迟迟无法落实。
很快,塘沽警方联系上来自山东的小东,20多岁的他,听说滨海新区发展很好,便于2月初来到塘沽。2月5日,他在赶集网看到一条招工信息,“开发区某大型外企,大量招收操作工,月薪3800元外加保险,管吃住。”小东看到很高兴,立即按照上面的联系方式和这家位于阳光金地小区的中介取得了联系。没想到,中介工作人员先让小东交500元押金、80元体检费,然后又以交建档费、住宿押金、培训费、进场费、疏通费等名目,骗走1500多元,便没了下文。
此后,经串并警情发现,仅2月24日当天,仅三个派出所就接到此类报警24起,事主被骗金额累计达3.1万余元。当日下午,警方根据线索,一举打掉5家此类黑职介,抓获涉案人员12人,收缴非法广告近百份。
据抓获的职介“文职”人员交代,他们主要负责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以焊工兼学徒8000元/月、司机5800-7800元/月等高薪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面试,一旦“上钩”,进而以押金、体检费、建档费等名目诈骗钱财。成功后,将按每人收中介费的10%-50%提成。现12名违法人员被依法刑事拘留。
清查
联合执法查处黑职介
3月2日上午,劳动、公安、工商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发现黑职介有很多花招。在河东十经路上挂有很多招工广告,多半标出优厚待遇吸引打工者。当执法人员要求一名招工发布者出示招工资质时,对方一时语塞,拿不出任何资质凭证的他竟说:“我不是招工的,在练字呢!”执法人员随即对这名40岁男子发布的招工广告予以清理。
与此同时,一名招聘保安人员的男子,竟然穿着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臂章的服装。“你的服装哪来的?”“我买的,在市场里买的。”该男子仍然狡辩。“这明显是违法行为,冒充人民警察。”民警随即将这名男子带走。当天上午,执法人员对河东十经路、河北区二马路等地的十多名黑职介人员进行了查处。
揭秘
三种诈骗您要当心
执法人员对3种招工骗局进行揭秘,帮助您增强维权意识。
一、“双簧”招聘诈骗
黑职介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
二、“流窜”招聘诈骗
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帜,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待遇为诱饵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收取报名费然后携款逃之夭夭。
三、“网络”招聘诈骗
网络信息量大、范围广,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优先将网络作为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就乘虚而入,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记者 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