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一些菜品价格波动,采集员向商户询问原因。

随时将商品价格输入数据采集器。

采集员还要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核对。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天的菜价又涨了”、“CPI涨了,股市跌了”……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成了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之一。不过这些CPI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呢?为此,记者跟随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的CPI数据采集员康文英了解CPI采集的过程。
在每个月固定6天采集日,康文英都要到所负责的全市18个调查点采集CPI数据。这些调查点大到商场超市,小到网吧、洗澡堂、存车处,涵盖了我们消费的各个方面。在采集的过程中,她不单单记录商品价格,还要对价格波动频繁的商品向商户询问原因。
康文英一边把刚刚询问来的蔬菜价格输入到手持数据采集器,一边对记者说:“看起来我们天天做的事情就是逛逛商场、问问商品价格,可这些数据经过统计就直接反映了物价对老百姓生活影响的程度,所以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按照国家采价制度要求,采价要遵守定人、定时、定点的原则。康文英无论刮风下雨、过年过节,只要到了规定的采价日,都按时到达18个调查点。
当记者问到做这项工作有什么体会时,她只是说了四个字:责任重大。(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