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伦(左)和《白方礼》主演之一韩会亮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前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已故天津市民、支教模范白方礼获特别致敬,感动了很多人。就在亿万观众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感动中国》时,电影《白方礼》的制片人李佳伦正开着出租车跑活儿赚钱……
白方礼“感动中国”
他喝二锅头来庆祝
昨天早晨,记者在大港兴华里一套一居室的租住房里采访了李佳伦,他正和电影《白方礼》中臭五子的扮演者韩会亮一起观看这部电影。放映设备是李佳伦那台宝贝手提电脑,这也是他唯一的电器。一台长虹彩电早就坏了,李佳伦没让房东修,即使修好了他也看不起,因为看有线电视得交钱。
李佳伦家里的家具不多,大号的整理箱、简易衣架随处可见。床上蒙着单子,里面鼓鼓囊囊不知是什么,很显然是主人临时盖上的。与客厅相通的小餐厅被隔出来安了张床,客厅变得暗了很多,大白天也得开着灯。厅内有一张小圆桌,李佳伦将电脑摆在圆桌上,坐在地板上看。
圆桌上还摆着一个“红星二锅头”的酒瓶,李佳伦说,他的一个朋友开出租车,也是大港人,爱喝酒。“每次他喝完酒赶上有活儿就让我去,除去油钱等挑费,剩下的钱归我。”李佳伦知道,这是朋友们暗地里帮他的手段。一个乘客从大港去天津站,收费120元,李佳伦得40元。在白方礼“上央视”的前天晚上,李佳伦正在为挣这40元钱而奔波。收车回到家,李佳伦感慨万千,“白大爷‘感动中国’了,这事值得庆祝一下。”他到厨房找出此前剩下的面条,用炸好的酱炒一炒端到桌前,翻出电影《白方礼》的光盘,边看边吃,居然就着炸酱面喝了两杯二锅头。
曾经是一名“北漂”
偶与白老成忘年交
拍照时,记者让李佳伦摘下帽子,发现他的头发掉了不少。这位生于1965年的男子已不再年轻,他说自己这些年就做成了一件事:把白方礼搬上银幕。
李佳伦是地道的天津人,梳理他的履历,就是个草根。他出生于静海,早年随从部队转业的父亲来到大港。1985年,高中毕业的他参加工作,在大港石化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因为喜欢表演,李佳伦几年后辞职,去北京当了名“北漂”。
与白方礼唯一的一次人生交集是在他“跑龙套”时发生的。1994年,天津电影制片厂根据白方礼的事迹拍摄电视剧《心愿》,李佳伦出演蹬三轮的浑小子,因认为白方礼影响自己的生意对白方礼不敬,后来被白老感化,加入助学行列。
就是在那时,白方礼到剧组探班,与李佳伦相识。一包花生米、一小瓶白酒成就了这对忘年交。此后,李佳伦也尝试助学,他扮演浑小子所得的2000元钱都捐给了贫困学生。此后,李佳伦开始做生意,开饭馆、做婚庆公司……挣更多的钱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虽然做了一些好事,但李佳伦觉得自己永远到不了白老的高度,此后一直没再与白老联系。2005年9月底的一天,李佳伦突然在电视上看到白老去世的消息,他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做得太少了,所以必须为老人做点什么。于是,他想到了拍电影。
倾家荡产拍《白方礼》
靠帮别人跑运输过活
草根拍电影,事实远比想象困难。剧本几易其稿,最后求助于名家才搞定。个人无法立项,几家影视公司都因担心票房而回绝,最后还是一位在海南开文化公司的朋友以自己公司的名义帮他申请。2006年12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电影《白方礼》立项。
不找赞助,也找不来赞助。李佳伦拿出全部积蓄加上东拼西借的钱,凑够30万元就开工了。他哪里知道,这点钱对于拍电影来说,太少太少了。拍摄地选在甘肃、河北和天津三地,光场地和设备租赁费每天就得好几千元。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把家里的房子卖了,还卖了影楼、妻子的首饰……能卖的都卖了。电影拍成了,李佳伦却发现自己连“放电影”的钱都拿不出来了(发行的费用等)。最终,他忍痛割爱,仅以20万元就把电影《白方礼》的专有使用权卖给了电视台。
2009年教师节,电影《白方礼》在全国放映,李佳伦激动得一个人跑到海边放声大哭。此时,他靠帮人跑运输维持生计。业余时间,他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又自编自导了一部《麦积山的呼唤》,但仍然乏人关注。不过李佳伦乐在其中,他把这部电影称为“白大爷第二部”,讲的是一个在白大爷资助下学成的大学生回乡当老师的故事。
想拍“白大爷三部曲”
昨日更新微博吐心声
现在,李佳伦还在琢磨拍“白大爷第三部”,也是支教题材的电影,暂定名《爸爸咱回家》。2010年4月,李佳伦与妻子离婚。“我跟她没矛盾,只是我把家折腾成这样,实在对不住她,分开就分开吧。”女儿大了,有老人帮着,李佳伦现在把全部精力都放到拍“白大爷三部曲”上。
记者看到,在李佳伦的桌子上有一张纸,上面写着他在“正月里要做的几件事”,包括“电影频道拿协议”“天水谈电影并领奖”“立项‘爸爸咱回家’”等十余条,字迹潦草,是主人写给自己的备忘录。
昨天,李佳伦更新了自己的微博:“敬一丹、白岩松的话代表了全国老百姓的心声,《白方礼》不再是一个蹬三轮车的白方礼了,它包含有爱心人士、无私奉献的人们、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的人们,那些血管里流动着热血的人们——好人们。从此《白方礼》变成了一个符号。”这条微博引来了众多回复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