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这一周,天津科技大学大一新生裴珊珊每天早上6:30都会提上墩布准时出现在四号教学楼三层的公厕内。第一次踏进男厕所,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她就和同学们投入到工作之中。大一新生进校参加清扫公厕义务劳动,这项传统在天津科技大学已经坚持了整整12年。

图为大一新生在清洁公共卫生间
天津科大学生处副处长张波介绍说,学校拿出两栋建筑的10间公共厕所,在大一一学年中,全体新生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在一周内承包下两间男女厕所,值日学生要在每天早晨早自习之前(6:30-7:30)清扫完毕,其余时间还要不定时维护。
来自山东威海市的科大新生王振威在上大学之前,父母几乎从来没让他碰过墩布,更别提扫厕所这件事了。他曾悄悄和朋友抱怨过,但是当他值日时,学姐和物业阿姨们手把手地教他清扫流程,他挽起衣袖带上塑胶手套,平生第一次擦拭起便池。“原来,扫厕所并不是我想象中难以完成的脏活儿、累活儿,别人能干成的事,我也能做到。”王振威告诉记者,“只有自己真正经历了扫厕所之后,才能体验到劳作的辛苦,也更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
同学们还暗地里较劲儿,比谁干得好。每天,学校的物业公司都会有专人按照物业标准检查厕所并为同学们打出成绩,评分标准共有7项,要求地面整洁,无废弃物,无积水,厕所隔板光洁无尘,便池无水锈,排水管道畅通等。“拿了第一的班级,同学们会兴奋好久。而做得不好的孩子们也会争相向我提问,这儿该怎么弄、那儿该怎么扫。”物业阿姨说。
“扫过,都扫过。”即将大学毕业的科大大四学生李有智告诉记者,扫厕所已经成了科大学生的集体回忆,正计划自主创业的李有智更愿意将这次经历比喻成自己“放低身段的洗礼”,“连粪池都不怕,大学生还有什么苦不能吃呢?”
从1999年开始,天津科技大学在新生中发起清扫公厕义务劳动。12年间,这一传统从未间断,共有12届学生、4.6万余人次参加“清扫公厕”义务劳动,累计劳动时长约30万个小时。
期间,也曾有家长提出过不理解,但最终看到孩子褪去娇气、稚气,家长的心疼变成了感激。学校党委副书记潘秀山说,扫公厕是件小事,但已成为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厕所中体验劳动的辛苦,感受劳动的价值,也在劳动中践行“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