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十月的最后一天,宣告着一个出游旺季的结束。“哪里你最喜欢”,天南海北想了一圈后,答案却也许只是滨海,这个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作家舒国治是个旅游达人,精通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个地方,他说纽约很“抽象”,认为游客惊迷日本是因为“气氛”,而英国人则以“萧简”为美。那滨海这块热土该是哪种印象呢?
“舒心”这是健民童鞋给出的答案。在塘沽土生土长了快30年,他非常享受自己的生活。在这里,肚子饿了可以回爸妈家蹭饭,朋友聚会有打小就爱吃的杨志烤串,无聊的时候有发小跟他一起打副本(网游),有麻烦的时候,总是能找到一个适合的朋友来帮忙。“几乎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好歹我也算是地头蛇式的人物。”健民的这句话没有托大,凭着一个北方纯爷们的热心肠,他帮助过很多外地同事的忙,不论是指路、购物,还是结婚、买房,健民都能给予指点一二,并全力提供帮助。他曾去过北京工作,当时留下的话,职位和薪水都会比现在高。除了爸妈不舍,健民说:“主要还是我的性格比较容易满足。”留在滨海不用汲汲营利,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点小麻烦也能应付,这样的日子过得“恰到好处,就一个舒心”。
和北京、上海相比,同样是高速发展,“滨海的节奏和压力相对要轻松很多,我感觉滨海还是比较‘随性’的。”一样是滨海人的Jessie出国归来后,在开发区一家酒店工作,依然过着游学时的“随性”生活。她的朋友圈很广,当她身着高级洋装出席高档宴会时,她就是一个颇具涵养的淑女,而在路边摊看到她和一群朋友喝啤酒吃小吃也不用太大惊小怪。在工作上,Jessie说着流利的英文游刃有余。这样的自信她还带进了生活中,她呼朋引伴地组织旅游、自驾,顺便策划点小生意。闹腾过后,她就会独自一人,在恩雅的大教堂式的音乐中泡咖啡,写日志。
滨海对于大多数外地人来说,印象变得直观起来。小路说是“速度”,大昊说是“机遇”。在小路看来,这速度不仅是指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更是指生活便民性。3年前,她刚来塘沽,最难接受的就是公交车的车况和驾驶员素质,“大热天的还有司机光膀子上阵”,这在小路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好在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变化的速度很快啊,当然了,滨海房价上涨的速度也很快啊。”和小路的观点不同,老公大昊感觉滨海有很多机遇,在这里他开发了很多项目,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他决定和妻子小路一起在滨海安家落户。
也许“速度”和“机遇”太具体,也许“舒心”和“随性”太抽象,可正如同“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当局者迷,很难能够总结出一个更加准确的答案,但滨海印象的乐趣就在于发现,在发现中感悟生活的满足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