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8月1日,一条长约3公里,宽约三四米的疑似油污带出现在天津蔡家堡附近海域。这是中海油渤海湾漏油事故发生后,天津海域首次观测到连片的疑似油污带,天津市海洋局现场工作人员已经现场取样,并将样品送到了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进行检测。
昨天,记者从天津市海洋局获悉,8月1日上午,天津市海洋局工作人员在对天津蔡家堡附近近海海域进行巡查过程中,发现了一条长约3公里,宽约三四米的疑似油污带。这条疑似油污带颜色暗黑,由于需要进行专业检测,因此还无法判断其是否为油污。现场工作人员已经对疑似油污带采集了样品。昨晨,样品已送至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检测,预计检测结果将会在本周末前得出。检测结果将显示该样品是否为油污,如确认是油污,将根据油指纹判断出其来源,确定事主。
“发现的带状暗色水混合物质,没有形成油膜,所以暂时还无法确定其是否为油污带。需要等待监测中心的检测结果。”根据天津市海洋局的巡查监测,目前该疑似油污带尚未对天津近海海域造成明显影响,为了确保万一,在发现疑似油污带后,相关部门已经进一步加强了巡查监测力度。由于蔡家堡附近没有近海渔业养殖存在,此次疑似油污不会对本市的海洋养殖业造成影响。天津市海洋局环境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成片的油膜,将及时采取如吸油毡等有效措施进行彻底清除,维护天津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安全。
新闻链接 鉴别“油指纹” 确认溢油源
石油油品的光谱、色谱图的复杂性如同人类指纹一样具有唯一性,因此,人们把油品的光谱、色谱图称为“油指纹”。人们可以通过对海面溢油和溢油源油样的“油指纹” 进行比对鉴定来确认溢油源,以利于监测和保护海洋环境。(记者 余璐 付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