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近期,济南市人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建设进行调研,先后到济南市8家省级开发区和大连、沈阳、天津三城市高新区参观考察,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的几点认识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要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建设是关键。
(一)创业基地是吸引、凝聚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它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在内的服务体系,如交流合作平台、专业孵化器、政策支持体系、投融资体系、企业服务体系、科技研发平台等,要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创新的机制,形成优良的创业环境。
(二)加快创业基地建设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集中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快速提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在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领域形成一批海外人才创新团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三)创业基地建设要实行“人才特区”政策。首先,要有特殊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创业扶持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第二,要营造特殊的产业环境、人文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实行国际化运营服务。把握人才基地发展规律,满足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四)人才基地建设要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创新,努力消除人才创业的政策壁垒。要勇于改革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管理机制,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基地建设新路子。
二、各城市加快海外人才基地建设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各大城市效仿无锡市“530”计划,纷纷推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和举措。
(一)海外交流合作活动品牌化。大连市认为,海外交流合作活动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源头,只有坚持举办和不断提升海外交流合作品牌活动,才能形成引才聚才的平台。大连市连续10年精心设计举办“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吸引海外人才交流合作,得到中组部高度重视。“海创周”今年升格为国家级活动,列入2010年全国“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
(二)科技孵化器专业化。大连市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科技孵化体系,重点突出软件产业,目前拥有9个软件动漫专业孵化器。天津市按照生物医药、绿色能源、软件及高端IT制造、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建设专业化孵化器,海外人才项目对号入座。目前,天津正在滨海新区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
(三)海外人才企业孵化多级(次)化。天津高新区提出“三级孵化”理念: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一级孵化”对应的是企业初创阶段,目标是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团队组建、产品研发等任务,载体是企业孵化器;“二级孵化”对应的是企业产品研发后的小规模生产阶段,需要提供的是投融资支持和产品市场,载体是标准厂房,天津高新区提供分别为500、1000、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任意组合;“三级孵化”对应的企业成长期,需要提供土地、厂房、员工宿舍等发展空间和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大连市对入孵企业实施“二次孵化”,形成一次孵化与二次孵化的有序衔接,国内孵化与国际孵化相互补充的开放式运行模式。
(四)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大连市首创孵化器“民办官助”模式,目前拥有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23家,占全市65.7%。天津高新区实行园区、国企、民企、房地产商多元化组合,在政策上,对经营团队实行股权激励机制,对工业地产商实行地价优惠、租售并举、以租带买、租金代房款等办法,加快创业载体建设。
(五)高层次人才政策特区化。大连实施“3231”政策工程。“3个2”即一次性给予海外高层次人才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给予不低于200万元创业投资,给予不低于200万元资金担保并给予年利息额50%的贷款贴息。“3个1”即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办公场地,三年内免租金;需要进行小规模生产的可优惠提供不低于1000平方米标准厂房;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公寓且连续三年免租金。天津高新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实行“2个3”,即提供启动资金300万元、办公场地300平方米。
(六)投融资服务体系化。融资体系是人才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天津高新区致力于打造“三平台一组织”的融资服务体系。一是担保平台,高新区成立担保公司,资本金3亿元,可担保贷款20亿元。二是贷款平台,联合十几家银行开展科技企业贷款。三是投资平台,以高新区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为主体开展股权投资,采取“持股孵化”等方式,大力吸引海内外创投机构对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四是由高新区担保公司牵头成立企业信用促进会,联合十几家银行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利用担保和评级信用体系的支持,使金融机构放心地为企业提供贷款。
三、对济南市海外人才创业基地建设的工作建议
(一)全面构建济南市“5150”人才基地体系。从济南实际出发,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在全市建立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在内的海外人才基地体系。
1.规划建设济南市“一线、二带、十园”人才基地硬件设施体系。“一线”是规划建设“大经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二带”是指与济南市东部新区、西部新城发展规划相衔接,与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相吻合,规划建设以齐鲁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二期、出口加工区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孙村创业园、省科学院、明水开发区人才基地为重点的经十东路高新技术产业带,以长清大学科技园、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客站片区人才基地为重点的经十西路-104国道高新技术产业带。“十园”是指科学选址,重点建设10个左右专业化的“5150”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规划设计着眼于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建设,应具有三级孵化功能,以适应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不同发展阶段对载体的不同需求,形成集研发、中试、生产、会务、洽谈、培训、健身、餐饮于一体的科研综合体和产业生态圈,近期重点规划建设出口加工区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孙村创业园二期、长清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区等科研综合体。重视改善和大力提升现有创业园区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
2.完善和提升海外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围绕济南市产业优化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大引才用才工作力度和国际化程度,形成人才聚集优势。将济南市侨办连续10年举办的“中国济南创业与投资国际合作周”、省市人社部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等海外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提升为全市海外人才联络交流合作平台,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采取隔年分别举办方式,打造成为具有济南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海外人才品牌活动,大力聚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市领导每年带队出访,到海外举办交流合作活动,重点实施“人才带项目、项目带团队”引才模式。健全济南市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国的6个海外人才工作站,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强与驻外使领馆、海外华侨华人专业社团、大学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联络交流,了解和掌握海外人才资源信息。大力吸引中央部委海外人才资源来济南交流合作。
3.不断完善人才基地政策支持体系。借鉴无锡等市做法,研究制订《创业投资引导发展专项资金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5150”企业专项贷款试点工作的意见》、《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人才特区”试点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5150”企业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深化海外人才服务工作。主动解决海外来济创业人才的身份和居留许可,海外人才可申领《济南市人才居住证》,依据有关规定来济定居。
4.构建多元化的创业投融资体系。人才基地建设资金以政府为引导,以园区为主体,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推进人才基地投资主体多元化。(1)建立济南市“5150”创业投资专项资金,发挥政府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和投资资金引导作用,采取持股孵化等形式,吸引社会各类资金通过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形式支持海外人才企业发展。(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5150”政策性担保公司。市财政对担保公司支持海外人才创业企业的担保贷款,按实际发生额提供一定比例的代偿损失补偿。(3)建立“5150”企业专项贷款服务,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贷款等业务的规范发展,完善支持海外人才创业的金融政策。市金融办协调若干家银行作为“5150”企业贷款试点银行,尽快推出知识产权质押、专利质押、订单质押贷款等新型金融产品,开展“5150”专项贷款服务和“5150”信贷专管员制度。对“5150”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主投资的项目给予适当贷款贴息。积极为“5150”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对在国内外成功上市企业给予奖励和支持。
5.完善全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基地专业化公共科研平台。发挥济南科技服务中心作用,完善“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集中全市科技部门所有服务资源,在高新技术发展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计划、留学人员创业计划和知识产权评估和质押融资、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为“5150”企业服务。在现有齐鲁软件园计算机服务、高新区新药研发,科技局大型科研设备共享等科研平台基础上,申报入选“5150”人才创业基地的单位可进入企业服务的专业化公共科研开发平台。
(二)市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基地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借鉴国际通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整合政策资源,加大支持力度。
1.改革投资体系,实现人才基地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基地建设资金以政府为引导,以园区为主体,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实现人才基地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各县市区、驻济高校科研机构、大企业、开发商等多元投资主体开发建设各类专业化人才基地。
2.改革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人才特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省级园区建设人才基地,应实行园区属地化管理和财政税收独立。对暂不适宜财税独立的园区,可根据税收增长情况给予一定比例专项补助,以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驻济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的人才基地应由其自主管理,市人才领导小组负责联络协调和政策支持。支持人才基地在人事管理、分配激励、交流合作、改善服务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创建各具特色的“人才特区”。
3.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方面的支持,将人才基地建设列入市政府“十二五规划”。人才基地规划应与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明确人才基地规划目标、规模、建设时限等。土地部门应对人才基地建设用地优先计划、优先提供、优先办理。
4.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人才基地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加的多元化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引进资金投入体系。(1)市和县区政府设立人才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人才基地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研补助,表彰奖励先进。(2)市和县市区政府设立海外人才专项扶持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各人才基地单位设立海外人才专项扶持资金,及时兑现“5150”扶持政策规定的各项政策性支出。(3)市财政向人才基地建设倾斜,采取“以奖代补”等办法,充分调动县区政府、投资主体和载体单位的积极性。
5.政策上实行特殊优惠的创业政策。整合各方面政策资源向人才基地倾斜。人才基地引进的海外人才,优先推荐参加“5150”人才计划和国家级“千人计划”、省级“万人计划”以及“泰山学者”等遴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助支持。人才基地在申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重点实验室、研究(技术)中心等,给予优先支持。承担市以上科技重大项目(课题)的可获得一定专项经费补助。在人才基地创业的海外人才可享受有关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优先给予支持。支持人才基地在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人才引进等方面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三)健全完善人才基地的服务体系。园区、高校、科研机构等人才基地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基地建设主体要发挥“创业之初作保姆、发展之中作导师、成功之后作保安”的作用,建立起运转高效的创业服务体系。
1.加快建设以第四代科技孵化器为重点的人才基地硬件设施。按照“三级孵化”的理念和专业化、园区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将建设专业化科技孵化器发展同科技加速器、科技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加强交通、通讯、居住、教育、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构建新型科研综合体。
2.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系。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投融资服务。人才基地建设运营主体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吸引银行、担保公司、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来园区投资,形成完善的投融资体系。
3.完善人才基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负责落实政策咨询、国内居留、回国(来济)落户、申办人才居住证、委托受理工商税务登记、税收、科技项目申报、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保劳保、专家公寓与员工住房、办理护照签证、员工招聘、市场开拓、财务审计等政策规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一站式”优质服务。
4.建设完备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设施。建立和完善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和服务设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求;完善公寓、医院、学校、健身、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5.组建济南市“5150”企业产业营销联盟和企业专家服务团队,开展创业导师计划。建立“5150”企业电子商务和产品销售平台。“5150”企业产品可优先列入政府采购,参与政府相关项目的招投标。聘任一批成功企业家作为“5150”企业创业导师,组织济南市“名家带学”活动导师对“5150”企业进行创业辅导。
6.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形成崇尚竞争、开放包容、激发热情的文化氛围,让各类人才的创业激情充分释放,创业才干充分施展。(济南市侨办巡视员 田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