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滨海新区与中科院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上获悉,围绕“发展生物经济,促进民生改善”的主题,来自滨海新区的14家企业与中科院7个研究所成功对接17个生物医药项目,未来3年预计实现30亿元以上产值,为滨海新区发展生物医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蓄积强劲动力,也为科技创新改善民计民生提供有力支持。
据介绍,此次成功签约对接的17个项目内容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诊断试剂、中药现代化、新型医疗器械、生物酶制剂、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等,多着眼于改善民计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其中“天然抗肿瘤和抗衰老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和应用开发”、“食品风味物质产业化”、“农产品废弃物的生物处理方法研究”等项目已经进入前期运作阶段。
“我们企业的新厂房已经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建成,通过中科院提供的关键技术,相信产品很快就能投产运营和销售。”刘忱是沙船(天津)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此次该公司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签约合作了“天然抗肿瘤和抗衰老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和应用开发”、“富哂高蛋白营养大豆关键生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两个项目,预计前期投资2000万元左右。“如今许多企业做大做强的屏障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体现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上。”刘忱说,通过掌握中科院提供的关键技术,企业能够避免低端运作和重复建设,最终在长远发展中赢得主动。在企业获得巨大效益的同时,成果对接对科研机构也有积极的意义。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院朱宝葛说:“这种对接形式让科研机构可以跟企业家直接接触,了解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科研成果最快并且最有效率地转化落地,推向市场。”
为了让拿到新项目的新区生物医药企业能够尽快融资运作,新区政府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保姆式服务”。在对接会现场,联想之星、兴业银行、天使投资人、滨海知识产权交易所等信贷投资机构与企业“亲密接触”,解决资金问题。天使投资副总裁梁青介绍:“天使投资与滨海新区合作已经有了很好的范例,位于开发区的天津微纳芯公司和位于空港的天津云健康公司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为企业领导和员工提供创业培训、战略与商业模式研究、投资、业务推进、预算与现金流管理、团队培养……天使投资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龙”式服务,促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尽快“开花结果”。
位于滨海新区的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此次一举斩获了6个对接项目。该所副所长刘新建表示:“因为滨海新区是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中科院在项目选择上,首先考虑适合滨海新区发展的潜力项目,而且是将最好的项目给滨海新区。”刘新建还向记者透露,中国科学院天津生物技术研究所今年总共将有60多项成果签约落户滨海新区,其中包括电子与信息领域、文化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产业的项目。
针对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滨海新区科委主任黄亚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接会是聚集科研成果到滨海新区实现产业化的有效方式。目前,滨海新区拥有生物医药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1个,拥有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4个,企业技术中心22个,为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科技和产业化基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了企业集群,形成了一批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生物医药总产值超100亿元,年增长速度在30%以上,形成了坚实的科技和产业化基础,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科技研发、转化和产业化的基地。新区还大力培养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性基金,“由红日集团与以色列因菲尼提合作的红以基金就是一只专门针对生物医药的基金,今年内新区还将再建立一只有政府投资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黄亚楼说。 (郭熠 郑光晔)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升天智城 以人为本 腾飞中的滨海高新区软件园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是滨海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区。现已拥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在全国服务外包最佳园区的排名中名列第七位。[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