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昨日从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实地采访了解到,作为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奥林匹克博物馆,该馆意外遭受游客冷遇。今年截至目前,游客接待量仅在两千人次左右,不及去年游客接待量的一半。
昨日,记者在位于大港官港生态游乐园的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看到,偌大的馆区内难觅前来参观的游客,就连停车场也不见车辆的踪影。走进展馆,同样是冷清异常。“今年游客少了很多,有时几天也看不到一名游客。”在博物馆门口登记处,一位值班保安人员对记者说。
据了解,于2009年9月落成开放的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是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十二家成员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奥林匹克博物馆。该博物馆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馆内一层大厅为公共区域;二层由三个展厅构成,分别为奥林匹克之路、奥林匹克之树和奥林匹克之魂,同时还有两个主题展区。展品除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起人顾拜旦于1892年书写的《奥林匹克宣言》手稿外,还有历届奥运会火炬、海报、徽章,以及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总部特别提供的展品。博物馆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和分享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与辉煌,传承奥林匹克精神。
“别看现在游客冷清,但当初刚开馆时还是很火的。仅一家旅行社的客源,就能赶上现在半年的接待游客量。”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在2009年开馆伊始,由于游客火爆,该馆的十余位解说和接待服务人员难以应酬,无奈只得从高校中招募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今年以来,游客接待量明显减少。
谈到该博物馆遭游客冷遇的原因,该馆一位工作人员认为,位置偏僻是主要原因。该馆距大港和滨海新区核心区20公里左右,距中心城区超过50公里,位置的先天不足,加上交通不畅,使得游客不肯舍近求远。此外,记者在该馆发现,尽管展馆内不乏珍贵展品,但展览形式相对单一,影响了该馆的吸引力。而每位40元的门票价格,也让相当一部分人“望而止步”。此外,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也是该博物馆遭受冷遇的一个原因。
据了解,因游客锐减,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大大低于运行的成本费用,已入不敷出,处于“亏损”状态。据工作人员透露,对此,该馆有关负责人正在考虑应对之策。(记者 张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