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除去在北川遗址上的感时伤物,最令人震撼的就是北川重建的速度了,三年一座新城拔地而起……”这是马宇平在对当时的重灾区北川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采访后,最为感慨的。
汶川特大地震过去整整三年。三年里,地震灾区一直在坚忍不拔地成长,在重创之后重新出发的征途上,灾区有着怎样的新发展?南开大学两名大二女生从4月14日到4月17日,跟随“全国百所高校大学生记者四川地震灾区行”来到了三年后的北川,以大学生记者的身份深入灾区采访考察,记录灾区的人、事,以大量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近距离、全方位地向社会呈现灾区灾后重建的最新情况。
这两名女学生是南开大学文学院二年级的学生郝静秋和马宇平。在南开,郝静秋是校电视台的记者,马宇平是《南开青年》的记者。此次和她们一起赴四川灾区采访的大学生记者,天津市有六名,另外四名分别是天津大学的马楠、天津师范大学的赵迪,天津医科大学的陈璐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的张蕊。
而在此次以“@汶川,i成长”为口号的采访活动中,新媒体也成为宣传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们通过熟悉的人人网、微博、QQ空间、校媒网等传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全程即时报道灾区采访实况。来自微博校园、腾讯微博的后台数据显示,4月10日至17日21时,125名大学生记者原创广播数3696条。同时,大学生记者们独立完成了一份报纸、一期电子杂志和一组电视新闻报道的采编制作。
最刺眼的痛
“三年前,‘5·12’地震的时候,我在四川自贡,当时正在教室里上课。强烈的震感,让我对汶川地震有着深刻的记忆。尽管地震后从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报道中,看到了许多灾区的情况,但这次真的踏上北川的土地,还是让我震撼了,也更深刻地感受了地震带给灾区土地和人民的创伤。”静秋也在自己的“采访手记”中写道,“镶满白花的一座门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抬起头,一眼就看见北川旧址四个大字。踏入门的那一刻,我的心开始沉重起来。三年前出现在电视里的惊险画面真实地还原在我的眼前。此刻,我切身体会到灾难发生时的可怕场景。两旁的废墟堆里,有着不少摇摇欲坠的楼房,有一些已经极度扭曲变形……”
最震撼的新
对马宇平来说,此次采访最让她震撼的莫过于北川重建的速度,在一篇采访中,马宇平写道:“沿着通往北川老县城的公路,在即将进入老北川标志性建筑——大禹故里牌坊门的时候,马路左侧的旅游羌寨分外抢眼。两座小雕楼和一座大雕楼成三角形巍然屹立于寨子入口处。寨口旁还立有辟邪镇物的‘石敢当’,楼顶的屋角自然少不了象征天神的白石,一面面羌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这就是吉娜羌寨。”通过在吉娜羌寨的采访,马宇平也看到了“北川羌族人民的自立自强。”而北川的“很多新建道路建筑的名字都是以援建部队命名的,比如山东大道……”
最幸运的巧遇
巧遇“敬礼娃娃”郎铮,是让静秋感觉到幸运但也遗憾的一件事儿。那是在抗震纪念园,“敬礼娃娃”郎铮恰好也去参观。“3年后的他,已经从一个3岁的小儿童成长为6岁的小男孩。现在的他,个头已经长高,脸上仍是一股羞涩。面对我们的镜头,他有些闪烁,但是眼神是那么纯真,那么坚定。”但静秋也告诉记者,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紧张,她没有用镜头对郎铮进行更深入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