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如军被押解回苏。彭昊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年3月,苏州市公安局面向全国公安系统发出了20起命案招标公告,立即引来各界关注和争议。日前,苏州市沧浪区警方一抓捕组辗转湖北黄石、四川成都、雅安、绵阳等地,行程五千余公里,历时10天的艰苦侦查,成功抓获潜逃了七年的犯罪嫌疑人姜如军,破获了首起苏州警方挂牌招标督办的命案积案。昨天的新闻通气会上,苏州警方披露:已经中标的19名民警均系苏州本地民警,外地民警中标破案尚需时日。
招标方案
今年3月份,苏州市公安局通过网络面向全国公安系统印发了一则招标公告——《侦破命案积案及抓捕命案逃犯工作招标方案》,首次将2000年以来20起明确犯罪嫌疑人身份,但久侦未破的命案积案向全国公安机关及民警公开招标。
招标范围
方案中称全国公安机关在编在职公安民警均可成为投标人。
招标方式
投标须书面申请,标书经邮寄至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命案侦破专项行动办公室确定后,将与中标人签订《案件侦破责任书》,并在公安内网上公布。
中标后的权利与义务
中标后,中标人可以查阅案件相关资料,可以提出召开案件研讨、专家会诊等活动,根据案件侦查需要,可以要求案发地公安机关刑侦部门配合查证线索。
破案奖励
方案中明确,投标民警如果抓获命案逃犯,将获得1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奖励,同时苏州市公安局将向所在公安机关建议对投标民警予以记三等功一次。
一旦有普通群众对各地公安机关提供重要线索,并最终破了案,苏州警方也将根据贡献大小依法奖励。而对于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查明是经有关民警工作后来自首的奖励办法不变。
刑警中队长“揭榜”
10天后,沉睡7年的杀妻案告破
七年前警方留下一笔“欠账”
命案投标方案公布后短短几天时间里,苏州市公安机关内部就有多家单位的20余名民警参与了命案积案的招标,二十多投标书摆到了刑警支队的办公桌上。4月8日,苏州警方举行了侦破命案积案中标发布会,在公开招标的20起明确犯罪嫌疑人身份的命案积案中19起案件被投标,来自各单位的19人分别中标,刑警支队与中标的单位和个人都签订了《破案责任书》。
姜如军涉嫌杀害前妻案就在这19起中标案件中。
2004年1月12日下午,苏州沧浪区建新村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件,29岁的女性死者侯春华被人用菜刀劈砍头颈等部位致死。经排查,警方确定犯罪嫌疑人为死者前夫姜如军。两人都是来自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的在苏打工人员,案发后,犯罪嫌疑人姜如军即潜逃。此后,沧浪区警方多次组织追捕组赴四川绵阳、广东等地开展工作,但生性狡猾的姜如军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追捕行动进展缓慢。后该案久侦未破,成为苏州警方的一笔“欠账”。
命案招标方案实施后,沧浪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八中队中队长罗运平以个人名义中标,并获得整个分局的支持,成立了侦破命案指挥部,火速展开对姜如军的追捕,沧浪区刑警大队大队长赵阳亲自带队日夜兼程赶赴四川绵阳、成都等地展开侦破工作。“刚开始,我们手上只有十几年前姜如军与侯春华结婚时的一寸照片,最后能够成功把人抓回来,很不容易。”
大胆推测捕捉犯罪嫌疑人行踪
姜如军老家在绵阳市三台县天坪村,这里曾经经历了“5.12”大地震。侦查人员在村里了解到,“5.12”地震后,姜如军绵阳老家的老屋成为危房,姜家父母和长期在成都工作的弟弟姜如荣通过政府补贴在老屋附近异地重建了一幢小楼,平时由姜家父母和正在读初中的姜如军女儿居住。追捕组产生了一个强烈的预感:“5.12”地震的影响很可能会触动姜如军的情感神经,其有可能会想方设法回来打听家人安危。在和姜如军家人、邻居的正面接触中,侦查人员终于得到线索:姜如军在“5.12”大地震后曾回过家,并在今年春节也回过家。
连续10天的蹲守潜伏后,4月18日下午,追捕组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在绵阳郊区大山深处一村寨中的砖窑厂内一举将潜逃了七年多,化名“冯玉国”的犯罪嫌疑人姜如军抓获。经审查,其交待了因不满前妻侯春华与他人有染,酒后持刀砍杀侯春华及其男友,并将侯春华杀死的犯罪事实。
昨天上午9点,犯罪嫌疑人姜如军被5名苏州警方侦查人员押解回苏。侦查人员告诉记者,7年来,姜如军一直躲藏在四川、湖北等地山区,因为没有什么文化和技能,只能在砖窑厂出卖苦力为生。押解回来的路上,姜如军念叨最多的话就是“感谢政府把我抓回来,这下总算踏实了。”
中标的案件
19起中,有2起竟是法医投标
昨天上午,苏州市公安局召开了“苏州警方招标破获首起命案积案”的新闻通气会。参与了此次抓捕工作的沧浪区刑警大队大队长赵阳向大家介绍了抓捕经过。在谈到首破招标命案的感受时,他告诉记者,自己辖区内的命案7年未破,始终是心里放不下的一块石头。市局命案招标方案出来以后,对他们全队都是一种激励。
通气会上,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姚连法还向记者介绍了近期的命案招标工作动态。他说,招标破案其实并非苏州警方首创,不过用招标的方式联合外地警方对命案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内招标,这的确是比较领先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此次招标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发生在苏州的命案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均为外地人的“两头在外”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加强区域性警务合作,面向全国广纳贤才,对苏州地区侦破命案积案、抓捕命案逃犯肯定极具现实意义。
“我们的设想是一个要突破地域限制,一个要突破警种限制,现在已经实现了一个。”姚政委介绍说,在19起中标的案件中,有两起是由技侦支队的法医投标的,在大家的概念中法医一般是不抓人的,但是现在突破了这个警种限制。招标方案公布后,也曾有安徽等地的外地警方跟苏州警方联系过,不过最终中标的19名民警都是苏州民警,“外地公安民警来办苏州辖区的命案,种种限制和困难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还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以后还会考虑尝试其他的合作方式。”
“不过,令我们没想到的是,仅仅过去10天,沧浪分局就传来好消息。2004.01.12命案犯罪嫌疑人姜如军被成功抓获,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也有力地证明了命案积案招标这项创举对深入开展侦破命案积案抓捕命案逃犯专项行动的巨大推动作用,今后我们有信心全力做到最好。” 姚政委最后说。 本报记者 彭昊
回应质疑
命案招标的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了舆论对于该做法的各种质疑。用“命案招标”的方式,向全国公安同行发出“英雄帖”,是否存在“作秀”的嫌疑?奖金从何而来、是否过高?为此,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重案大队大队长白旭东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有质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苏州出台这一措施有着苏州所处地域和环境的特殊背景。”
针对的是积案和外地涉案人员
白旭东说,近两年,苏州警方加大了科技信息化的投入,同时警务机制得到了科学合理的调整,命案的侦破周期缩短至5天以内。同时,命案的破案率也达到了95%以上,2009年更实现命案全破,2010年命案发案率再降21.7%。但从苏州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发达城市,在册外来人员624万的情况看,苏州呈现的流窜、侵财型命案比重大,特别是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均为外地人的“两头在外”现象十分突出。以2010年为例,高达86.1%的命案犯罪嫌疑人和71.4%的受害人均为外来人员,给破案工作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对于这些来自外地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警方在确认受害人身份、调查嫌疑人背景以及其他方面证据材料收集时,都必须赶往对方籍贯所在地进行,而且这些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一般流动性很强,警方即便已经掌握线索,但在取证和抓捕时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对每起积案进行天南海北的追逃,往返奔波,也花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有时花了钱还破不了案,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浪费,还是耻辱。原班破案人马延续的惯常思维,即便费尽了百般功夫仍然山穷水尽,在如此被动的状态下,穷等不如另辟蹊径!” 白旭东说,为了尽快将近10年来发生的20起命案积案中的逃犯捉拿归案,还被害人和家属以公道,苏州警方才决定公布招标方案。
政治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对招标方案中明确的奖励部分,白旭东给出这样的解释:“对公安以外的人员提供有效线索或协助破案的,给予的奖励称为悬赏,对警方内部破案有功人员的奖励,称为嘉奖。对破案有功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当然政治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这也是警方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采用的一种激励破案的办法。”
“按照招标方案,一旦有普通群众对各地公安机关提供重要线索,并最终破了案,苏州警方也将根据贡献大小依法奖励。”白旭东进一步解释说,这不仅可以在扩大战果的同时达到成本控制,还能依靠更具地缘优势的当地警方,形成“1+1>2”的攻坚力量。(法日 彭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