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左)、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右)为园区揭牌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以羊绒产业链为重心的银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仪式今天上午在宁夏灵武羊绒信息大厦举行,结束了宁夏没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历史。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为园区揭牌。
银川高新区始建于2003年4月,地处宁夏灵武市南郊,规划面积为106.7公顷,现在发展到4000亩。2006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批准其为省级工业园区。2006年4月,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审核,批准为宁夏羊绒产业园区。2010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灵武羊绒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志着灵武羊绒产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据介绍,目前,银川高新区年产值66.5亿元,现有企业52家,其中羊绒企业43家,皮草企业4家,粮食加工企业2家,乳制品等加工企业3家。羊绒产业是银川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出口创汇占全区绒毛行业的97%,加工销售无毛绒4800吨,约占世界的58%、全国的70%,灵武市也因此逐步发展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羊绒集散地和羊绒制品加工基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和银川市“一强五优”产业。此次银川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对于提升影响力、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加速推进全宁夏工业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双争”目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新区计划到2015年,产值超过150亿,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50%以上,发展成为国际精品羊绒之都、全国原绒集聚区和加工中心、全国精品羊绒制品研发和生产中心、全球精品羊绒交易中心;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示范基地,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团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为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开发区。对此发展的契机,产业园区里的龙头企业——中银绒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马生国说,这既是喜讯,也是压力,下一步企业将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自主品牌创新力度,将国外理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的自主品牌。
据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透露,目前,我国共有8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部分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2010年,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增加值达到2.1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总值的11.5%。高新区的产品出口额达到2460亿美元,占全国的15.6%,全国接近一半的留学归国人员和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员都集中在这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世纪以来,此次是国务院首次集中审批、将一批原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填补了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没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空白。(记者 许新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