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海山。](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110123/20110123154055911.jpg)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海山。(中国网·滨海高新 新闻图)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十一五”时期,是天津滨海高新区建区以来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滨海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滨海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667亿元,是2005年的4.5倍,年均增长35.3%。
这五年,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成为该区最大亮点,在风力发电、绿色电池、太阳能电池和LED等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高端IT及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在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安全软件、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游戏、安防监控软件等特色领域突显出强大的行业聚集效应。
目前,滨海高新区软件园现有五个国家级品牌。2010年,天津滨海高新区又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和“国家影视网络动漫研究院”两个国家级品牌。与此同时,区内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形成了明显的技术创新优势,涌现出赛象科技、力神电池、曙光计算机、天地伟业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域品牌企业以及华翼蓝天、天大求实、亿鑫通、浦海科技等一批优秀企业。
招商工作是天津滨海高新区的第一要务
招商工作决定着能否有效提升高新区规模实力、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此,滨海高新区在招商过程中强调要把抓大企业、龙头企业作为滨海高新区招商工作的主攻方向,突出国际化、专业化的招商特色,全力构建产业招商、科技招商、中介招商“三大版块”的招商工作新格局。与此同时,滨海高新区加强自身的软件硬件建设。例如滨海高新区中的华苑科技园,在其中配置了丰富的商务商业配套功能、生活功能,环内部分重点打造楼宇经济、金融服务业聚集区;环外部分建设了马球会馆、马球运动公园等为核心形成生态景观轴带,这些种种都是积极提升滨海高新区的宜居条件。
滨海高新区被誉为“梦开始的地方”
滨海高新区为人才提供多种优厚条件,便利服务。自2008年,滨海高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启动以来,对于来滨海高新区创业的高层次留学人员,除了享受房屋租金补贴、财税减免等支持外,滨海高新区每年还将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并对项目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连续三年的资助。天津滨海高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启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吸引了近300名海外留学人员,创办留学生企业72家,其中有28人被认定为天津滨海高新区首批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天津滨海高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截止目前为止,天津滨海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来自美国等20余个国家的6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入区创新创业,累计孵化留学生企业200余家,培育了协和干细胞、南开创元、华翼蓝天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
滨海高新区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朝阳产业,是国家积极扶持引导的产业。对此,滨海高新区着力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吸引企业落户。高端项目聚集,新能源产业实现规模增长。滨海高新区先后引进了如英利光伏项目总部、台湾友达太阳能产业基地、宏大中源400MW光伏项目、力神新能源产业园等一批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大项目好项目的落户。这些大项目好项目成功带动了产业相关要素的聚集,使滨海高新区内新能源产业实现规模发展。这些项目达产后,滨海高新区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除此之外,面对国际市场,天津具备港口优势。天津港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能够降低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物流成本。天津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目前天津大学在国家智能电网方面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南开大学在太阳能电池研发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最后,天津周边资源丰富。天津滨海高新区积极探索区域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其腹地资源,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将与北京、内蒙古、河北等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共赢。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是天津滨海高新区多年来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探索的一条有效途径。滨海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开创性的提出了“三级孵化”理念,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创业孵化基地,打响了全国首家火炬孵化品牌。目前,滨海高新区拥有6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入孵企业达到2000余家。其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创业中心成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金字招牌”。
“三级孵化”分别为,一级孵化主要是为科技水平高的初创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二级孵化是为重点企业提供产业孵化服务和增值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基地创新能力的提升;三级孵化让成熟企业做大做强,大大缩短从研发、成果转化到实现产业化的时间。(向梅)
滨海高新区荣获“2010中国年度地方创新政府榜样奖”
“自主创新”是滨海高新区的立区之本,是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的核心推动力。2009年3月,天津高新区正式更名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融入滨海新区为标志,滨海高新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滨海高新区以围绕新能源、软件与高端IT、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为发展方向,以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为核心区建设,着力构建创新型科技园区与自主创新高地,聚集各类资源,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域,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滨海高新区一区多园联动发展,不断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优势企业群、招揽高端人才、完善投融资体系、推进载体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快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共同推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格局,提升了滨海高新区整体实力。【详细】
滨海高新区2011年力争新增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赵海山强调,2011年招商工作要突出“三个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工作。三个重点:一是突出招大引强。通过继续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企业,形成大产业,推动大发展。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引大项目。瞄准高端项目、瞄准名牌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100强、上市公司以及驰著名商标企业。二是突出产业招商。做深做强产业招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世界一流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地。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做大做实生物医药产业。纵深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招商工作。三是突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招商。积极创新招法,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11年要实现以下目标: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保800、争1000”,即科技型中小企业招商引进数量目标为800家,奋斗目标达到1000家。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吸引创投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产业基金等20家金融机构进区,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完善载体建设,在滨海科技园、华苑科技园建设15万平方米企业加速器。按照“保800、争1000”的目标,以“两委机关部门、专职招商部门、孵化管理部门”相结合、有侧重的方式,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招商工作。【详细】
滨海高新区打造“小巨人”创新创业领航区
今年,滨海高新区全面启动了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十二五”规划,将围绕聚合、培育、创新、服务、载体建设“五大工程”,实施天使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市场化社会资本融资,建设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新建一批新型专业孵化器,建立新能源、生物医药以及动漫游戏等公共技术平台等20项具体措施,落实22条支持政策,帮扶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全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创新创业的领航区。【详细】
滨海高新区激励高级人才认购股份 最高可奖千万
滨海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人才收到了春节后第一个“大礼包”。从今天起,《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先行先试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滨海高新区试点企业的相关方案经有关部门批复后,企业高新技术人才将可获得股权激励专项资金,最高为1000万元。【详细】
头条回顾:
![海泰控股完成华丽转身 全面进军科技金融产业](http://www.022china.com/images/newsimg/smallimg/12991375502vP72_.jpg)
[立足滨海高新区服务滨海新区 海泰控股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水平] [海泰担保授信30亿] [专利质押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090611210344299.jpg) 精彩聚焦 |
|
升天智城 以人为本 腾飞中的滨海高新区软件园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是滨海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区。现已拥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在全国服务外包最佳园区的排名中名列第七位。[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