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盘点2010年天津开发区经济发展,可以用亮点频闪来概括。记者昨日从天津开发区2011年工作会议上获悉,开发区去年以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为主线,经济发展迎来新跨越。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天津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15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16吨标准煤,为全国水平的1/7,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3年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夺冠。
“两个产业”快速提升
“两个产业”即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2010年开发区第二、三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84:16调整为76.6:23.4,第三产业对全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27.9%。内资工业企业对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9%,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
去年,开发区先进制造业跃升到新的产业能级。电子、汽车、装备制造、石化、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现代服务业九大产业构架基本形成,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电子通讯产业实现产值127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5%;汽车机械产业实现产值102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0%,长城汽车的增资扩产进一步巩固了开发区在全国同行业的地位;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70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3.7%,显现出规模大、产值高等特点。
以金融、物流、商贸、信息以及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正在开发区加速聚集。开发区年度新设及增资基金企业211家,认缴出资额167.3亿元人民币,实缴出资额41.8亿元人民币,国家发改委备案的22家基金企业中,13家为开发区企业。全国首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在开发区注册开业。永旺、伊势丹、喜来登等一批国际知名商贸类企业纷纷进驻。现代物流仓储快速发展,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中海华润航运增资项目、泰奥石化物流项目等相继注册。中介服务、咨询、设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聚集。完成滨海服务外包产业园股权收购,开发区已成为天津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基地。
“两个驱动”显著增强
去年,投资、科技“两个驱动”在开发区显著增强。投资方面,开发区坚持“三资并重”,深入挖掘“增量”,成绩显著。2010年开发区合同外资金额57.3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6亿美元。新批国资企业121家,注册资本79.8亿元;新批民资企业625家,注册资本154亿元;外资新设及增资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35家,5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1家。呈现出大项目增多,主要指标大幅增长的特点。
开发区去年吸引中俄东方石化、建龙重工、新兴重工、英洛瓦物探装备、中石油百万方原油储备库、三星LCM、惠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户。其中中俄东方石化投资366亿元,建龙重工投资70亿元,新兴重工投资33亿元,兴业金融租赁注册资本20亿元。
记者在开发区建设工地看到,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开发区目前在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有144个,全年完成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目标。
科技驱动这一动力正在开发区加速释放。开发区加快科技平台建设,推动各类研发机构认定,全年有4家企业获批市级工程中心,2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以优异性能排名世界第一,取得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建立了天隆公司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中心、服务外包园、泰达中小企业园等孵化平台建设,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新增20支国内外研发团队,一重研发中心、腾讯等企业入驻服务外包产业园,产业集聚与科技资源集聚初具规模。
科技成果正在开发区不断涌现。全年有150个项目列入滨海新区区级以上科技计划,9家企业11个项目获得天津市科技奖励,21个项目获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16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专利试点企业,14个项目入选滨海新区专项资金扶持,12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认定,居全市第一。全年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6.45亿元,居天津市各区县首位。
回首2010年,开发区经济结构更趋均衡,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实现5100亿元,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亿元,增长49.5%。财政收入完成361.5亿元,增长29.1%。进出口总额336.5亿美元,增长25.1%;其中出口完成166.8亿美元,增长25%。(记者 刘莹清)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升天智城 以人为本 腾飞中的滨海高新区软件园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是滨海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区。现已拥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在全国服务外包最佳园区的排名中名列第七位。[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