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40分报道 广东江门海关日前成功侦破了一起海上特大涉嫌走私进口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案。查获穿山甲冻体2090只,净重7.85吨,穿山甲鳞片1.8吨,案值上千万。数量之巨大,连身经百战的海关缉私警察都感到震撼。如此恶劣的走私案是如何破获的呢?
2010年6月6日凌晨0时20分,广东省上川岛海域警灯闪烁,划破了夜晚的平静。江门海关缉私局通过情报经营,收到线报,“今夜零晨时分将有一艘木质渔船偷运野生动物入境,估计在川岛附近海边交货....。.”。“走私大鱼”终于浮出水面,缉私艇锁定目标“珠湾3815”号走私嫌疑船经过一番负于顽抗,终于在一个又一个缉私队员飞身跳邦之后束手就擒。
据记者了解,当时接近走私船的时候,海关要求停船接受检查。但是走私分子妄图逃窜。缉私艇就顶着风浪,强行靠帮。强行靠帮之后,两条船在海上很难平衡,就左右摇摆,相当危险。我们海关有种专门查缉的技巧叫做“跳帮”,就是说两条船都在高速航行的时候,从一条船的甲板上,跳到另外一条的甲板上。当时有几名缉私队员就勇敢地抓住时机,跳到走私船上,把走私船控制住了。
参与了这次海上侦破行动的江门海关缉私局海上缉私处副处长马学忠谈到当时的情况第一句话就是:
我们进入机舱之后,十几平方米大,里面就装满了穿山甲。这些穿山甲一只一只被装在透明的真空袋子里,透过这个袋子还能看到穿山甲白色的肌体,和上面流着的斑斑红色的血迹,当时真是惨不忍睹。2000多只穿山甲,看着让人触目惊心。
说到这次案件的查获过程,马学忠说在海上查缉走私案跟陆上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数量巨大以外,还有这样的关键挑战。
马学忠:一个是海面比较宽,视野比较开阔。第二,走私分子往往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经常在一些关键的地方——走私的点、他的船的航行路线上,设置盯梢,甚至对缉私艇还要盯梢,这在广东俗称“看水族”,情况比较严重。这次案件查获的时候,他们采取了一些比较恰当的战术。他们为了摆脱盯梢,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比如说当时他们情况是直着往东,船就首先是向西航行,来摆脱“看水族”。
这个案件在查获的中间,大海茫茫有很多船,他们当时在寻找这艘船过程中,一个是根据船航行的速度,因为他们知道这个船是一个海上流动渔船,正常速度也就在9-11节之间。另外一个是通过它的航线,航行的方向,他这个跟其他船是有所区别的。
初步供讯结果显示,除马来西亚外籍人士外,船长黄某等5人均为湛江人。他们驾驶粤港澳流动渔船,由珠海出发,他们的上线老板通过卫星电话告知他们装货地点的“经纬度”,然后嫌疑人沿着航线到达装货点,进到目标海域后再次等待上线的指示。而本次广东海关是在半路上将嫌疑货船截获的。
据了解,目前穿山甲在国内外的差价让嫌疑人铤而走险,例如,穿山甲在广东黑市上的价钱是600元到800元每公斤,而在东南亚有些地方,几十元一公斤就可以买到,穿山甲的鳞片在黑市上的价钱更是达到每公斤4000元人民币。那么在高压打击下,不法分子为何如此猖獗,走私珍惜动物又将如何处罚呢?
海关总署缉私局侦查二处副处长姜舰表示:从海关现在的工作情况看,现在的走私分子经过海关的严厉打击后,呈现一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团化。往往是境内外相勾结,形成的链条长,环节多,而且往往是境外遥控指挥,给海关打击工作设置了很多障碍。走私濒危物种的种类比较多,目前查获案件中涉及的品种有象牙、穿山甲、各种珍稀的龟类和鸟类等。
穿山甲,按照中国传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鳞片有清热毒、通经络的功效。所以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走私分子往往心存侥幸,铤而走险,结果走上了对抗法律的不归路。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穿山甲是濒危物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记者邢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