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本来以为儿子带给我们的是幸福,没想到却成了我和爱人吵架的导火索,这全是孩子‘冠姓权’惹的祸,儿子出生半年了还有名无姓。”最近比较烦的杨先生在昨天的采访中大吐苦水,“妻子竟然说儿子五行缺水,必须随她的‘潘’姓。我不同意,她就要和我离婚!”随着80后“独一代”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子随父姓这一传统,在“双独”家庭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硝烟弥漫的“独二代”“冠姓权”之争愈演愈烈。
典型案例为争“冠姓权”夫妻闹离婚
今年27岁的杨先生和爱人潘女士婚后非常幸福,很快便有了宝宝,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战争”也悄然逼近。杨先生说,从妻子怀孕至今一年多,为了孩子到底随谁姓,两人没少吵架,甚至双方老人也“参战”,岳父甚至支持妻子和自己离婚。如今儿子快半岁了,仍然是有名无姓。“妻子怀孕时就希望孩子随母姓,但孩子随父姓是自古传下来的传统,不随父姓就好像孩子不是我的一样。”
为了让孩子随母姓,潘女士没少下工夫,最近又搬出儿子的生辰八字。“妻子说找一个很有名的算命先生看过儿子的生辰八字后,说孩子五行缺水,水能润木。‘杨’姓是木,而‘潘’姓则带水,儿子姓‘潘’能保佑我将来一帆风顺,太玄乎了。”哭笑不得的杨先生表示,家里老人劝他们再生一个女儿,但培养一个孩子的挑费太高,不是他和妻子的工资所能承受的。“为这我都不敢回家,就怕妻子逼我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杨先生说。
记者调查幼儿园“复姓”孩子多
“现在孩子的名字一个比一个个别,明明不是复姓,却叫四个字的名字,什么‘张李’‘陈徐’等,我们班20多个学生中就有3个‘复姓’。”就职于天津红桥区一所幼儿园的刘老师表示,眼下新生入园时都会做电脑登记,老师们在录入学生姓名时可谓“眼花缭乱”。“我问过孩子的家长,他们说现在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姓谁的姓氏对方都会有意见,不如索性自行组合一个‘复姓’,既让双方如愿,还少有重名,一举两得。”
和刘老师的感受相同,在河西区一所民办幼儿园任教的王老师告诉记者,近两年,“复姓”孩子越来越多,每个班至少都有一至两名。“在园里上课的孩子家长大多经济宽裕,对‘独二代’更是宠爱,都想让孩子随自己的姓。一个家长就告诉我,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感情,就将父母双方的姓氏都加到孩子的姓名中,这种方法两方都不得罪。”
专家解析对姓氏思想应更开放
天津社会学专家对此表示:“姓名只是人在社会中的符号、标签,无论孩子姓什么都是夫妻双方的子女。为了争夺‘冠姓权’而影响家庭和睦得不偿失,夫妻双方应该多想想怎样把孩子培养成才,这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现代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就与传统的男权主义形成了强烈的碰撞,反映到现实中就是“独二代”的姓氏应该随谁。
“为了缓解矛盾,越来越多的家长采取‘双姓’,把双方的姓氏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办法。总之,夫妻对此应有开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