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所谓“乡土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认识其所居住地方的人、事、物,包括生活环境、历史人物、自然景观、传统艺术与文化等,使他们能认同与热爱自己的乡土,以激发他们改善环境及地方的意愿及能力。
翻开天津市小学生乡土教育教材《天津与世界》五年级下册的第21页,首先映入眼帘的竟是源自本报的一篇报道:
前天晚上,美国的露丝女士又来到天津中医一附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她还带来了九位美国病友。这些病友都是因为看到露丝经过中医治疗,出现了神奇的康复效果后,慕名前来扎针灸的……
这一课叫做《誉满中外的中医卫药》。中医卫药自2006年进入小学生乡土教材,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天津娃娃了解,而成为孩子们从小就为之自豪的家乡特色。而提到“卫药”,孩子们脱口而出百年老号“隆顺榕”。“隆顺榕”就是隶属于天津医药集团的天津中新药业隆顺榕制药厂。
但是,隆顺榕老员工却觉得这份教材编写得还不够充分。天津隆顺榕制药厂厂长王欣告诉记者,当他的小孩儿学到这一课时,他帮孩子收集了一些隆顺榕的老药盒儿,还给小孩儿讲了隆顺榕百年来几代人创立、坚守老药庄的故事。“孩子像听哈佛工商学院MBA课程那样专注,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百年企业,真正活着的是一代代创业者所书写的传奇,真正发光的是一个企业所坚守的精神。”
“以人为本”的初创理念
如今,“以人为本”似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词汇之一。但是,回顾天津中新药业隆顺榕制药厂百年发展历程,这四个字却实实在在地贯彻在她发展壮大的每一个脚印里。
就从她最初的创建讲起吧。隆顺榕的最初设立并不是以经营为目的,因为早年的“隆顺号”是个经营南北货物的知名货栈,主营棉布,辅以各地特产,包括南北药材。卞家祖籍江苏常州,康熙年间迁居天津,至嘉庆年间卞氏后人才开设隆顺号老铺。
卞家是南方人,尽管迁居北方已有三四代,但仍然水土不服,时常患病。卞氏后人告诉记者,因为隆顺号本身经营南北药材,所以卞家人大多使用自己采购的药材在家中制药,专供家人及亲友使用。卞家在津第五代的卞树榕对中医理论特别钻研,经他配制的丸散膏丹疗效特别好,不仅家中亲友使用,一些素不相识的人也慕名而来登门求药。
“以人为本”的特点在初创期就作为基因被植入了隆顺榕。卞氏后人认为,卞树榕最初制药是为医治家人亲友,所以用药上特别讲究选材精良;而依托隆顺号老铺贩运南北货物的便利条件,各种药材均是从原产地精挑细选出来的,绝无以次充好的顾虑;最重要的是,制成的药品均为馈赠,因此更注重疗效声望,更不敢在质量上有半点马虎。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卞树榕的药远近闻名,于是亲友建议,“济世寿人”需要“恩泽四方”,不如开个药庄帮更多的人治病吧。
道光十三年(1833)四月二十八药王诞辰日,卞树榕投资5000吊钱开设了一家药局。药局沿用卞家“隆顺”字号,并缀以卞树榕名字中的“榕”字,卫药老字号“隆顺榕”从此诞生。隆顺榕开业之初,仍以本家及亲友用药为主,对外营业为辅,但因所售药品选料真,配料细,疗效好,名声渐起,生意日隆。
“五诫十要”的经营智慧
隆顺榕负责人认为,让孩子了解天津老字号,仅仅记住名称,或者了解特色产品并不够,“这都是些表面功夫,孩子可以把这些背下来,但如果不了解老字号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这堂课就失去了意义。乡土教材不是产品说明书,尽管孩子都是我们未来的消费者,但没有一个企业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把产品强加给消费者。特别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她需要未来的消费者对她的文化理念产生认同感,甚至是自豪感。”
那么,百年老药庄有什么文化理念要传递给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呢?“我们有很多传统。老一辈创业者总结出的独特经营理念,这其中不仅浸润着百年以来的经营智慧,也体现着隆顺榕人独有的人生智慧。”了解这个百年企业,不妨从卞树榕亲笔题写,高悬于店堂的“五诫十要”说起。
“五诫十要”是卞树榕亲自制定的经营管理规章。五诫为:一诫出诊延误,二诫独医妇科,三诫索取钱财,四诫胡乱撰方,五诫图谋不良。十要为:一要先学文后学医,二要用药遵法炮制,三要谦虚谨慎,遇难症要向高明者学习,四要勤俭持家不奢华浪费,五要博览医书以求上进,六要量入为出节约俭省,七要施仁慈馈方赠药于贫苦之人,八要日常积累扩大业务,九要物备齐全以防急用,十要守法奉公,救人治病不图相报。
隆顺榕这传承了百年的经营管理规章,既是经营店铺的守则,也是卞氏子孙、员工为人处世的准则。从“五诫十要”当中,我们看到了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勤俭、节约、慈善、守法,在这些优良品德的规范下,无论是对个人的人生,或是经营什么样的企业,必然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原针市街的隆顺榕成记药庄老号

卞俶成
百年前首破用人陈习
全世界的百年老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经营者的眼光先进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一百年前的隆顺榕,从卞树榕手中已经传承了四代人,此时的东家是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卞俶成。卞俶成将自己名字中的“成”字增加进老字号里,“隆顺榕”迎来了“隆顺榕成记”的崭新时代。
二十年前,中国民营企业家大多面临着家族企业进一步扩张后,管理层姓什么的问题。于是“竞聘制”成为了现代企业制度当中重要的特征之一。但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以前,“现代企业制度”就已经应用在中国传统的家族企业中,二十世纪初的实业家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问题上比二十世纪末的老板更具开放意识。
卞俶成认为隆顺榕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只有破除门户观念,不拘一格选择人才,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生产、经营、管理队伍,才能使隆顺榕兴旺发达。这种人才观在讲究“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封建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先进的,新的理念给耄耋之年的隆顺榕注入了空前的活力。卞俶成在隆顺榕推行了招聘制,每年春秋两次面向社会招聘。应聘者经店内熟人介绍,再由同行业其他店铺或其他行业有实力有声望的人做担保后即可应聘,经考试录用后便进入隆顺榕学徒。而提拔经理时则真正引用“竞聘制”,在隆顺榕成记想当经理的都要参加竞聘,从基本功考试开始,还要演讲自己的经营方略,最后综合评价后再确定人选。
更具创新意识的是,卞俶成首先在企业内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卞俶成的小儿子卞学钺告诉记者,在隆顺榕的制药车间内,卞俶成规定把制药流程编写成图表,张贴在每个工人操作台的正上方,让每一个工人都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可循。隆顺榕最先打破了传统制药行业配方流程“口口相授”的陈规,在标准化生产上走在了制药行业的前列。
卫药特色:“看疗效”
学习这一堂课的时候,很多同学好奇究竟什么样的药才是“卫药”,“卫药”这个词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
王厂长是这样对自己的小孩儿解释的: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各地移民聚居在这个地方,身份阶层多种多样,特别是三岔口一带的码头上,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城市贫民特别多。这些人如果生病了,没有时间慢慢调养,他们需要迅速治疗,以便尽快投入工作。在这样的需求下,就形成了“卫药”独树一帜的特点:用药猛,药效强,疗效快。
“卫药”的豪爽特性与“京药”的用药谨慎形成了鲜明对比。王厂长进一步解释,传统“京药”由于用药对象多为达官贵人,故而医师阶层形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谨慎保守作风,他们严格依据古法验方,不敢做丝毫改动,制成的药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稳定”“平缓”是“京药”的特点。比较之下,“京药”偏重于调养,在疗效上稍微缓慢;而“卫药”就没有这么多禁忌,医师在用药上相对大胆,也比较勇于创新,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只要是便于发挥药效、利于患者治疗的办法,医师都敢于尝试。
王厂长以“卫药”代表的藿香正气水为例来介绍:“这个方子并不是‘卫药’的独创,传统药方早就有藿香正气散,后来又有藿香正气丸,但这两种剂型服用后,药效发挥都比较慢。1952年到1953年间,在‘国药科学化’和‘中成药剂型改革’方针的指导下,隆顺榕制药厂成立了‘隆顺榕中药提炼部’。由国家卫生部派遣和推荐的王药雨及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药化专业的田绍麟药师来到隆顺榕,开始研制中成药的新剂型,并对传统的剂型与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试验。为达到迅速起效的效果,专家大胆引用了白酒这个传统的‘药引’,研制出的‘酊剂’产品‘藿香正气水’,将这种传统药物的药效发挥到了极致。通常,一支藿香正气水喝下去,夏季腹泻、呕吐等症状立刻止住,但如果服用其他剂型,药效就慢得多了。”
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卫药”注重疗效的传统更符合现代经济。“卫药”讲求疗效,因而注重原料的优选和工艺的优化,所以产品销售价格会略高于那些外地制药企业的产品。市场利益的驱使下,消费者容易被价格大战所迷惑,而忽视了药效的因素。服用一种药效慢的药物,用一星期的时间治好了原本一天就可以治好的病,这其中的经济账,任何一个人都能算清楚。而最可怕的是,由于治疗期的延长,很可能延误病情,或者转化成其他病情,使治疗变得更为复杂。由此可见,传统“卫药”讲求药效、疗效迅速,这里面还隐藏着天津人“会过日子”的精明劲儿。
卫药明天:老字号迈向现代化
从2003年恢复“隆顺榕”名称和品牌至今,短短几年间,企业无形资产已增至1.75亿元,“隆顺榕”品牌也跻身“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
进入新世纪,隆顺榕战略东移至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内的天津中新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拥有了现代化的生产研发基地,实现了老一辈中药人孜孜以求的“中药现代化”。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传统中药的药效;如何让药材内的有效成分得到最大的释放;发掘新的中药材……隆顺榕的技术研发人员告诉记者,隆顺榕的“中药现代化”之路绝不会脱离开“卫药”特色。“起效迅速,更强调疗效”将是天津中药人不懈追求的目标。(马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