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13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始新一轮安全排查。公立中小学、幼儿园和经批准的民办学校由区县教委承担校园安全的主体责任,未经批准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由出租人承担主体责任。部分区县教委表示,存在重大隐患的自办校将被取缔。
全市各街乡镇重点排查自办校
昨天,各区县综治办召开了由教委、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参加的紧急会议,要求对辖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重新排查,特别是位于远郊区县和城乡接合部的自办校和私人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不能遗漏死角。
对于校园安全的主体责任,公立中小学、幼儿园和经批准的民办学校将由区县教委承担校园安全的主体责任,校(园)长为第一责任人,未经批准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根据“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校舍受惠人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据了解,丰台区目前共有21所公办幼儿园,自办幼儿园有100多所。根据工作部署,该区各街、乡、镇将尽属地管理职责,摸清区内自办校和私人幼儿园底数。区教委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存在重大隐患的,将坚决取缔。
部分自办校月底前安装可视探头
东城区、宣武区教委要求辖区私人、街道、企事业单位所办的学校、幼儿园将安保工作纳入学校管理评价体系,所有自办学校、幼儿园必须按照要求配备两名以上保安,同时还要配备专职保卫干部。“有条件的自己配,没有条件的由政府出钱。”宣武区教委有关人士说。
本月底前,宣武区的10余所自办校将安装可视探头,平均每所学校安6个。同时,还要安装报警按钮。这些装备都要与公安联网。此外,该区还计划在校门口安装“拾音器”和“阻车桩”,这样,警方接到报警时不仅能看到图像、听到声音,一旦有汽车冲撞校门,学校还能先行阻拦。
打工子弟学校男教师培训防卫技能
昨天下午,海淀打工子弟学校——明圆学校已接到公安部门的通知,从今天起,该校的男教师将集中接受培训,主要内容是防卫技能。
作为自办校众多的区县之一,海淀区各街、乡、镇成立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队,每天早、中、晚放学高峰,校门口将设专职警察和城管队员进行盯守,并有流动警察负责巡视。区教委明确要求辖区所属学校:公办学校、幼儿园必须配专职保安,打工子弟学校需设立兼职安保人员。
系统内摸排疏理并化解矛盾
东城区教委昨天召开校长、书记会,要求辖区各学校、幼儿园在加强技防监控的同时,对重点人群如精神病人等进行监控,对教育系统内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摸排,有效化解矛盾。崇文区教委也要求辖区中小学、幼儿园疏理内部矛盾,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律上报。
东城区要求学校周边200米监控范围内必须与公安联网,年内,该区所有公办学校、幼儿园的数字反应系统将与教委实现联网,项目包括:应急报警、视频监控、电视电话指挥系统等。目前,该区已成立了10个安全督察组,将再次开展拉网式检查,除安保外,内容还将延伸到防火、踩踏、食品卫生等多个方面。据悉,该区东华门幼儿园和府学小学还借助辖区单位资源优势,请来武警参与安保。(记者 贾晓燕)
相关新闻
每天17时前“报平安”
校园安全演练增加“处突”内容
即日起,本市各中小学校园安全演练将增加“处突”内容,以应对不法人员进校侵害师生。
虽然本市中小学安全演练已成为每学期的“必修课”,但大多是应对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的紧急疏散,而很少有应对不法人员突然闯入侵害学生的演习。目前,“处突”演练已被市教委列为确保师生安全的“关键环节”。各校在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的同时,还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突发事件演练。据介绍,“处突”演练不仅包括对校园保安使用警用钢叉、喷雾剂等工具的培训,还包括对学生遇到非法人员闯入时学会喊叫、躲闪的演练。此外,各中小学在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的同时,还被要求及时排查师生中的心理异常人员。
本市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外来人口自办学校以及其它民办学校校园安全的督促检查力度,设备设施配备不全、消防安全不合格、校舍抗震等级不达标的学校将督促其整改。
目前,本市中小学已完成校园安全信息日报网络的建设,安全信息联络员已进驻校园,每天17时前,各区县都将上报辖区内中小学的安全情况。各校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不仅配备警力护校,而且还为保安人员配备警用工具。崇文区还统一制作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访客卡,外来人员持有效身份证明登记领取访客卡,在教师陪同下才可进出校园。丰台区的寄宿制学校也安装了治安警务亭,设立快速报警电话,配装安全警灯,提升学校安保能力。(记者刘昊)
相关现场
“别着急,老师陪着你。”
17时15分,北京小学走读部兴趣班下课。
缝纫班的22名学生在张蔚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教学楼。“停!”快到校门口时,张蔚让队伍停下来,重新清点学生人数,确定一个不少后,才带着他们走出校门。
“爸爸……妈妈……爷爷……”眼见着孩子被家长一个个领走,张蔚放心地舒了口气。
校门口,三名戴红袖标的保安面冲校外站成一个三角形。“这种站位是有要求的。”校长桑海燕指点:“一个在门内,两个在门外。”
这时,民乐、泥塑、航模等兴趣班的学生也陆续从教学楼走出,每个班的老师都把学生送出校门,手把手交给了家长。
“妈妈还没来吧?”看到英语组老师郝树惠和学生苏蕊一起走回校园,桑海燕指指旁边的体育器械:“过来玩会儿吧。”她身边,还有好几个孩子,都是等家长来接的。
17时40分,全校700多名学生走得差不多了。这时,传达室里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你怎么还不来接我呀?”原来,一个三年级女孩儿在委屈地“责问”妈妈。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直到18时30分,这个女孩儿的妈妈仍未出现。桑海燕在一旁安慰:“别着急,老师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