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路市场之盈江里小区

占路市场之迎水桥

占路市场之水木天成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日前,天津市内六区根据奋战300天综合治理市容环境工作任务目标,公开了治理非法占路经营的具体点位和道路,并确保8月底前基本完成治理工作。然而除了这些主干道路,本市还有不少隐藏在小区内或是小区之间道路上的占路市场,对于这些市场,老百姓怨声载道,媒体也多次报道,虽然综合执法部门几次承诺清理,却总是清不了,这些市场成了多年的“老大难”。
昨天,本报记者分赴南开区、红桥区一些屡禁不止的占路市场,发现其中有的竟存在长达10年之久。这些市场影响了周边居民出行,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居民一次次反映,媒体一次次报道,综治部门也一次次承诺治理,但多年过去了,承诺还是那个承诺,市场依旧是那个市场。采访中,不少居民问:“治理个占路市场真的那么难?”
红桥区水木天成
树中间拴绳
就成卖衣摊
附近居民:
小贩一走这附近垃圾遍地
综合执法:
大玩“默契”一个来一个走
上午10点,水木天成小区江源东道两侧的便道上能看到许多占路经营的商贩,断断续续一直延伸到前方的团结环路。商贩中既有在便道上铺块布或搭个架子打地摊的,也有一些临街商户外溢的,更有甚者在两棵大树中间拴根绳子,卖起了衣服。粗略数来,江源东道两侧占路摆卖的小贩达到50多个,水果蔬菜、日用百货、水产品、干货等一应俱全。
一名小贩说,综合执法人员几乎每天都来,一般早上来治理占路卖早点的,上午10点或11点离开,下午2点多又会回来直到四五点才走。因此商贩们大多趁着综合执法不在的时间,也就是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以及下午四五点后才出来摆卖。“他们来了我们就走,管的严时我们就不出来。”正如小贩所说,上午11点,陆续又有商贩赶来,有的支起架子、有的铺上钢丝床,看来商贩们已经摸透了执法人员的治理规律,和执法人员打起游击。
对于此处的占路摆卖,居民们更多的是无奈。阁林园居民王女士说:“这是个老问题了,商贩在便道上摆卖影响市民的正常通行,而且还制造出大量垃圾,综合执法也来治理过,可执法人员一走商贩就都出来了。一直说要建立长效机制,可到现在连影儿都没有!”
“综合执法一来,商贩就撤,一走商贩就回来,你说这不成了‘猫捉老鼠’了,为什么就不能彻底清了呢?”居民王先生气愤地问。
也有居民表示,附近没有大型综合菜市场,水木天成和对面龙禧园居住了不少工薪阶层,这个市场还是有需求的。除了执法人员加强治理外,应该建个菜市场,把这些商贩都转移到正规市场内。
媒体曝光
2008年10月22日,《城市快报》15版以《水木天成商业街变成垃圾街》为题,报道了水木天成附近占路摆卖的问题。
2009年9月15日,北方网对水木天成摊贩聚集占道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2009年11月17日,《城市快报》12版以《水木天成“摊”满为患》为题,报道了水木天成江源东道两侧占路摆卖严重的问题。
当时回复
针对媒体的报道,当时红桥区城管委组织市政局、综合执法局、工商局、卫生局、房管局及西沽街道办事处,针对水木天成问题专题召开“联合执法工作会议”,对水木天成地区开展联合执法活动,进行集中清理,重点整治商家外摆及占路摆卖现象,进一步改变该地区环境现状。为巩固联合执法成果,还称下一步将研究制定水木天成地区环境具体管理方案,实现该地区长效管理。
南开区盈江里
600摊贩霸占小区道路
小区居民:300米小路能走上半个小时
综合执法:全不见曾经承诺的全天候管理
刚刚早晨7点半,南开区盈江里小区里就已经热闹得像个大集市,鱼虾、花布、土产甚至卖墓地的各种流动小摊摆满小区道路,叫卖声不绝于耳,粗略统计,流动摊贩不下600个。本来就不宽敞的几条小区主要道路几乎全部被小摊贩霸占,仅留有两三米的空间供居民通过。从华宁道一侧的大门进入,瞬间就“投身”于赶早市的人流中,三步一停,五步一歇,不足300米的小路竟然走了将近半个小时。因为实在耗不起时间,很多小区里的有车族干脆放弃驾车的想法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上班。
上午10点一过,流动小摊贩陆续撤出小区,楼和楼之间空地上出现成堆的垃圾,水果皮、烂菜叶、腐烂的鱼虾被扔得到处都是。
据了解,盈江里小区并没有物业,只有街道派出的清洁人员定期清理,因为工作量大,清洁人员也力不从心,垃圾在小区里一堆几天的情况经常发生。然而,与盈江里小区里热闹的场面相比,毗邻的一个百余平方米的临建菜市场和距此约200米远的澄江菜市场都显得尤为冷清,出入的市民寥寥无几。
对于这个长在小区里的自发市场,盈江里的居民们可谓“深恶痛绝”,“早该彻底取缔了,我们反映过多少次,每次媒体一报道,综合执法就来管管,好不了两天,综合执法不来了,摊贩们又回来了。”居民王女士说。“应该想个根治的办法,最近这里情况更严重了,真是头疼啊。”居民李先生说。
媒体曝光
2008年12月10日,《城市快报》14版以《自发市场进小区 小贩堵路又堵心》为题,曝光了盈江里小区摊贩占路摆卖给盈江里居民添堵一事。
2009年5月6日、5月16日,《每日新报》两次对盈江里小区摊贩占路摆卖问题进行了报道。
2009年8月14日,北方网专题节目,盈江里小区摊贩摆摊占路问题再次被网友进行曝光。
当时回复
媒体三次报道,当时南开区王顶堤街道办事处城管科、南开区综合执法局王顶堤第七大队综合执法人员以及公安派出所民警,组成近60人的清理队伍来到盈江里小区,对占路摊位进行了大规模清整,并表示今后每天会派部分城管干部和综合执法队员以及片警,在盈江里小区采取全天候占领式管理或巡查式管理措施,坚决杜绝摊贩乱摆乱卖现象“回潮”。
南开区和西青区交界迎水桥
早点一开卖堵了半拉桥
附近居民:呼吁好多次啥时能解决
综合执法:“人性”地给小贩留出赚钱时间
昨天早上8点到10点,南开区和西青区交界的迎水桥上,一个个早点摊经营得依旧火爆,堵在非机动车道上影响过往车辆。
久华里居民孙女士称,这些地方以前一直被小贩占据。“早晨卖早点,白天摆水果,夜里卖烤串,整天不消停。这些天,水果摊没了,早点依然卖得挺火。”8点多,现场共有12个早点摊,全部在手摊或电动三轮车上经营,经营者大都是外地口音,早点品种无外乎烧饼里脊、煎饼馃子、大饼鸡蛋之类,口味不是很好,但买主却不少,基本都是在附近产业园区的上班族。他们有的在附近下公交车,有的骑自行车,有的开私家车。买早点时,就把车停下来,又占了一部分道路。迎水桥是双向四条机动车道,机非分开。小贩们基本占据了一侧的非机动车道,再加上买早点者停下来的车,这一侧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被挤到了一条机动车道上,秩序混乱,喇叭声不绝于耳。
奇怪的是,在不远处的人人乐超市前的非机动车道上,就停着一辆综合执法车,车里有人,却原地不动。市民孙女士说:“可能是给这些小贩时间吧,让他们先卖一阵,等到了点再执法。”小贩王老太的说法印证了孙女士的猜测,8点50分,两名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在王老太的小三轮前停下来,买了两杯八宝粥。王老太说:“快到点了,卖完你们这份,我就把东西搬车上,综合执法一来,推着就走。每天都是,你们一来,综合执法就快来了。”这两个年轻人是王老太的老乡,也是她的老主顾了。
5分钟后,一辆综合执法车自西向东开过来,小贩们纷纷推着小车离开迎水桥。执法车慢慢地跟出数百米远,约20分钟后再次开回来,停在迎水桥东侧。而先前那辆执法车也慢慢地开过来,到了迎水桥头停下来,待小贩们散尽,那辆车又退回人人乐门前,停留了10分钟以后,离去。迎水桥上,只留下几堆垃圾。
久华里居民吕先生是这处占路摆卖的坚决反对者。“本来修地铁限行,我们出行就挺困难的了,再有摆摊的,我们都没法出去了。还有那些垃圾、噪声,我们久华里是重灾区,呼吁好多次了,什么时候才能彻底解决。”
“综合执法管理还等时间,真是太滑稽了,摊贩出摊的时间正是早高峰时段,那道堵得没法走,这时候不管,等过了9点再管,都没意义了!”居民辛女士抱怨道。
媒体曝光
2009年1月8日,《城市快报》以《迎水桥占路摆卖,多部门综合治理》为题首次关注该处占路摆卖问题。
2009年11月26日,《城市快报》以《迎水桥分两半,商贩打游击,两区综合执法没法管》为题再次关注。
2010年1月29日,《每日新报》以《“恋旧”水果摊,占路做买卖》报道此处水果摊。
当时回复
对此情况,西青区综合执法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当时回复媒体,针对今年的情况,他们正在制定相关方案,对这些占路的商贩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