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面对亲人遗像将骨灰撒向大海。
一名家属在海撒时悲恸不已。
家属撒完骨灰后放飞鸽子寄托哀思。记者陈荞 通讯员王朝晖
昨天(23日)上午10点,天津渤海湾,42份骨灰被亲人撒向大海,随同骨灰飘落的还有片片鲜艳的花瓣。每当一份骨灰撒入大海,一旁的工作人员就会给家属递上一只和平鸽,让家属放飞,寄托对逝者的哀思。这是今年本市第一次在天津进行骨灰撒海,今春还将举行10次海撒仪式。
当天清晨5点多,军事博物馆广场前,市殡葬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为家属们一一发放骨灰卡、登船证,还有鲜花花瓣。随后,车子启程奔向天津。
上午9点多,当汽车到达码头后,家属们默默排队上船。在船舱内,殡葬工作人员为家属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告别仪式,并将骨灰发放到各自的家人手中。轮船起航。
10点10分,骨灰海撒活动正式开始,家属们依次上到甲板,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鲜花花瓣装进骨灰袋中,再将骨灰和花瓣通过撒海桶撒向大海。
在循环播放的海魂之歌中,在“随波而去,质洁来还洁去”的悲痛祭词中,花瓣在海浪上翻跃,随即被海浪带远。
每当一份骨灰撒入大海,工作人员就会给家属递上一只和平鸽,让家属放飞,一些家属悲伤难禁,流下眼泪;也有家属相对平静,在骨灰撒海时还拍了照片,留下亲人骨灰撒入大海的最后瞬间。
■特写自作诗歌“诵”别亲人
“归去吧/亲爱的兄弟/来来往往/聚聚离离/人生本就如此……长伴病榻的生命并非没有意义/不只有轰轰烈烈才是奇迹……”
昨天上午,在将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时,一位女士拿出文稿,悲痛而深情地朗诵起这首诗。她说,这是她专门为弟弟所作。这位姓宣的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弟弟因病去世时50多岁,常年卧病在床,“但是弟弟特别坚强,我们去看他时,他从来不叫一声苦,还总是为我们着想。”
宣女士说,弟弟生前没有见过大海,但他特别喜欢大海,“虽然弟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可是他从不抱怨,他的胸怀跟大海一样辽阔。”说到这里,宣女士红了眼睛。“海撒是弟弟的愿望,我们也希望弟弟能在大海的怀抱里长眠。”
■相关
海撒16年节地30亩
“北京的骨灰撒海形式是最独一无二的。”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主任王蕴彬说,鲜花花瓣是免费发放给家属们的,撒海祭词是殡葬处工作人员自作的。此外,和平鸽的放飞也是其他地方没有的(鸽子来自天津市信鸽协会)。
王蕴彬介绍,北京市骨灰撒海活动始于1994年,每年春、秋两季举行,骨灰撒海地点为天津塘沽渤海湾。从1994年至今,全市撒海骨灰已达5790份。
从去年起,北京市开始对骨灰撒海免费,每位生前为北京户籍的逝者,均可由其两位家属免费前往海撒。“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接受撒海的方式。”王蕴彬说,骨灰撒海初期多为存放多年的骨灰,这两年很多都是逝去不久的亡人骨灰。由于今年报名的人较多,今春预计要举行十次左右的海撒活动。
骨灰撒海的方式既环保,也有效节省了土地资源。王蕴彬透露,按本市规定,每个墓穴占地不能超过1平方米,一般情况1亩地约安置200个墓穴,据此计算,5790个墓穴共节约土地近30亩。 (记者陈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