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核心提示 为加快振兴本市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前,天津市制订了《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天津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计划》。全市将发挥天津优势,突出自身特色,重点扶持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数字内容和动漫、文化会展、艺术品交易等八类产业。到2011年底,全市将初步建成我国北方文化资源聚集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文化产品生产交易流通中心、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初步建成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和印刷复制基地、京剧和曲艺艺术展演基地、近现代都市风情影视基地、民间工艺品制作和集散基地等。(记者 李向彤 摄影 杜建雄)
八大文化产业
落实哪些事儿
文化创意业,将重点发展工业和建筑设计、文化科技、时尚设计、咨询策划、艺术创作等行业。依托大运河和海河两岸自然及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杨柳青、团泊湖、武清、宝坻、津南等文化创意产业组团。加强文化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发挥文化创意产业聚集效应,培育具有原创能力的大型创意企业,创作一批富有天津特色的创意产品。积极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资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
演艺娱乐业,将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充满活力的综合性演艺团体。完善演艺娱乐基础设施,培育消费市场,创作精品,面向市场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歌舞、戏曲、话剧、相声、杂技等演艺娱乐节目,大力推广高雅艺术。加强演出节目的策划、宣传、包装和营销,重点打造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中国原创歌曲颁奖典礼等演艺品牌。以中国(天津)演艺交易博览会为重要载体,努力搭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演艺产业平台。
文化旅游业,将加强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建立文化旅游项目推介平台,整体包装宣传本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新的文化旅游热点。整合演艺与旅游资源,在重点景区推出有特色的演艺精品。积极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和传统手工技艺,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
数字内容和动漫业,将积极扶持数字内容重点企业,重点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学习、数字游戏、数字影音、网络服务及移动内容,加强开发、设计、制作、传播和销售,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内容产业链。建设动漫产业园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支持原创动漫产品,培育一批动漫龙头企业,推出一批原创优秀动漫产品,做大做强漫画、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立体电影等产业项目和优秀品牌,积极培育影视动漫、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和动漫衍生品市场。举办动漫展览、动漫大赛等活动,建设民族优秀动漫产品研发中心、动漫人才培训中心和动漫产品交易中心。到2011年底,使动漫产业成为全市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把本市建成环渤海地区动漫产业中心城市。
文化会展业,将重点支持国际性、全国性大型文化会展活动,扩大中国(天津)演艺交易博览会、中国(天津)书法节、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的影响。整合展馆资源,建设多种类型的文化会展中心。发展会展中介组织,支持会展企业向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品牌化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网络营销、网上展览会等新兴业态。
艺术品交易业,将支持工艺美术业发展,加强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建立天津传统工艺美术品目录,统一包装宣传、策划营销。建立多种形式的工艺美术品生产基地和经营企业,鼓励民间工艺美术品制作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建立工艺美术品交易市场,规范和完善交易规则,发展艺术品收藏、拍卖、交易、鉴赏、展览。制定出口退税、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工艺美术品出口。
此外,全市还将重点发展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共八大产业。
【中心城区】
老城津韵“升级”
新特色街“围城”
全市将依托中心城区丰厚的文化资源,发掘发挥设施、人才、相关产业集中的综合优势,发展总部型文化企业、高端文化产品和知名文化品牌,形成天津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相对集中、辐射广泛的总部型高端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建设好6号院、桥园创意产业园、陈塘文化产业园、C92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天津创意街、凌奥创意产业园、3526创意产业园、天津北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园区,形成多个集产、学、研于一体,融商务、休闲、餐饮、旅游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开展战略化合作,形成艺术创作和艺术品展示、销售、拍卖的完整产业链。
同时,打造知名文化艺术品牌,推动文化与商贸、旅游融合。发展特色文化艺术门类,发挥戏剧、曲艺之乡的独特优势,做大做强京剧、评剧、曲艺、杂技等传统艺术,扶持普及交响乐、室内乐、芭蕾舞等高雅艺术,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互辉映的文化艺术品牌。策划制作全国知名的大型品牌综艺节目,集中展示天津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以近代文化为内涵,以自然资源、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为载体,开发保护利用近代历史文化遗存,整合开发老城津韵、意奥风情等文化旅游板块,加快建设五大道、意式风情街、1902欧式风情街、解放北路新古典主义建筑一条街、法式风情区、地中海风情街等历史风貌文化街区,发展旅游、展览、演艺、餐饮等项目。以津湾广场为核心,深度开发海河中游文化资源。以古文化街和鼓楼商业街为重点,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俗商贸旅游区。
此外,办好大型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增强天津文化的影响力。积极策划、承办地区性、全国性和国际性会展博览活动。挖掘老城厢民俗传统特色,举办民间绝活绝技表演和妈祖文化旅游节等。发挥经纪公司、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提高会展接待能力,拓展服务市场。结合城市规划改造,整合场馆资源,规划建设文化博览集群。
【区县】
深挖民间艺术
将民俗“俗”到底
不仅如此,本市将突出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历史、自然和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形成形态各异的文化产业群落和文化产业项目聚集区,将区县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依托东丽湖、七里海、团泊湖、京津新城、北部山区,建设文化创意、生态环保、休闲娱乐多元素聚集的大型综合文化区。开发建设盘龙谷文化城、武清影视基地、北少林寺等项目。依托玉佛宫,加强对古玉的研究与展示。依托团泊洼“五七干校”,建设文化名人纪念园。发展静海乐器产业,打造“中国北方乐器之都”。挖掘运河、漕运、杨柳青大院、小站练兵、精武武馆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观光、民俗体验、旅游购物、特色餐饮,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区,形成多个民俗生态旅游胜地。
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手工艺项目,打造民间艺术品牌。大力发展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于庆成泥塑、芦台张根雕、版画、皮画、苇画、农民画、麦秸画、剪纸、刻字、面塑、皮影雕刻、彩陶等传统艺术,整合民俗传统艺术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开拓国内外市场。培养农村文化经纪人,建设以民俗工艺品展示、收藏、交易为主的民间艺术产业园区。建设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举办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和拍卖会、民俗文化博览会等活动,扩大天津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办好民间花会、庙会等传统活动,带动旅游和商贸发展。开发保护高跷、竿会、竹马、宝辇、鹤翎会、罗汉会、龙灯会等民间花会,加强对评剧、京东大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建设工业观光园、生态旅游特色村、都市农业观光园和潮白河、运河旅游观光带等项目,开发山区旅游资源,发展山区地质、动植物科考探险活动。建设高水平旅游度假中心,提升农家院设施和文化档次,发展休闲商务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010目标】
做“20件事”
打造文化城
为全面组织实施《规划》,本市还制定了《天津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计划》(2010),重点开展“推进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动漫业”“扶持文化会展业”等20项工作。
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为,推进文化旅游业,建设天津滨海旅游度假区,发展主题公园、游艇等休闲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海河故道文化创意产业园、官港生态游乐园、东丽湖华侨城、天嘉湖旅游度假区、南开文化宫古建筑群、五大道旅游区、中心公园法式风情区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放李叔同故居。依托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精武文化主题旅游区、七里海湿地文化旅游观光线、葛沽民俗文化产业区、皇仓廒舍文化产业博览区。加快建设宝坻文化名人园、团泊洼“五七干校”名人纪念园、杨柳青大院文化区、小站练兵园、盘山文化产业园等,发展文化观光、民俗体验、旅游购物、特色餐饮。建立文化旅游项目推介平台,整体包装宣传本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整合演艺与旅游资源,在重点景区推出有特色的演艺精品,积极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挖掘本市教育资源,利用历史悠久的知名院校和新建院校发展文化旅游。
积极发展动漫业,将建设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建成天津北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搭建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育和扶持动漫龙头企业,促进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建设民族优秀动漫产品研发中心、动漫人才培训中心和动漫产品交易中心。举办中国原创动漫巡回展览、“河图杯”全国漫画大赛,成立天津动漫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扶持文化会展业,组织大型文化会展活动,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销会、“枫叶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等,努力搭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会展平台。建设多种类型的文化会展中心,建设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等。
发展艺术品交易业,将建立《天津传统工艺美术品目录》,统一包装宣传、策划营销。建立北方文物和艺术品交易中心、工艺美术品交易市场、地纬路书画一条街。规范和完善交易规则,发展文物和艺术品收藏、拍卖、交易、鉴赏、展览。大力实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征集文化产品出口项目,编制《天津市文化产品出口目录》,积极扶持本市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重点项目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