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将对其进行“补志”再放飞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一只秃鹫因体力不支“迫降”东陵区一位农民家院子里,脚上还有着一个刻有英文缩写字母的神秘金属环,而那竟是这位韩国来客的特殊“护照”。
前不久,东陵区深井子镇一位农民发现自家院子里鸡飞狗跳,出去一看吓了他一跳,一只怪鸟正张着翅膀蹲在院子里,外表看着像鸡,却比他家鸡大了好几圈。上前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只大秃鹫。看着这只秃鹫不飞也不叫,像是饿了很久,这位农民便喂了它点肉吃。
很快,农民发现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秃鹫,它的左爪上有一个金属环,上面刻着他看不懂的英文字母还有一些数字号码。这大鸟是不是动物园里跑出来的呢?他急坏了,赶紧给沈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打了电话。
救护人员将秃鹫解救后,还为它盖了一间临时“别墅”,昨天记者见到了这只大鸟。它的嘴是鹰钩形的,中间为白色,棕色的羽毛十分丰满,双翅张开约3米长。见到记者用相机对着它,它一会展翅,一会啄脚,摆出各种酷酷的姿势,好像很想显示自己是只有“见识”的鸟。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只秃鹫的食量相当好,腐败的肺子、牛肉是它最喜欢的食物。虽然没有外伤,但它现在还是不能飞行,还需疗养一段时间。
记者仔细辨认了鸟腿上的金属环,一面刻着“K.P.O. BOX 1184 SEOUL KOREA”,另一面是“150-00361”。工作人员说,这些字母中有两个单词代表是韩国首尔,其它信息目前尚不清楚,不过沈阳还是首次发现戴着韩国环志的鸟类活体。
目前,专家正在积极联系韩国方面专家试图揭开这只秃鹫的身世。了解清楚后,专家将会对秃鹫进行“补志”,再给它戴上有“CHINA P.R.C-NB.B.C”标志的“中国护照”,让它再去周游世界。
记者 徐微微 实习生 刘薇 摄影 王勇
看到戴环志的鸟老不容易了
昨天记者联系到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室副教授、沈阳猛禽救护中心负责人周海翔老师,听听他对这只韩国环志鸟是怎么说的。
环志是将野生鸟类捕捉后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环、翅环、翅旗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鸟类的迁徙路线、繁殖、分类数据的研究方法。戴“环志”简单地说就好像是鸟儿带了身份证或者护照。不过,戴环志的鸟儿只有再次被目击,且目击者通知到环志机构后,当地科学家才能知道这些鸟儿的信息。世界各国科学家在每年环志百万只鸟儿,但被再次目击的几率仅是万分之一,活体被发现几率仅有十万分之一。
目前,世界各国环志鸟的简单信息统一存放在一个数据库里,在中国国家环志中心可以找到,还能查到具体环志者的电话号码。这只鸟脚上的“护照”上应该还记录着它被捕获的时间、性别、体重、翅长等详细信息。通过鸟儿被再次目击的地点、时间、身体状况,可以对鸟类行踪和环境的变化做出很多丰富的科学论断,韩国专家也应该十分高兴。
另外,周海翔和科研组就曾用高倍望远镜多次发现一只2006年被韩国环志的黑脸琵鹭的行踪,第二年它到大连旅行混入中国候鸟种群没回去,第三年它和中国的黑脸琵鹭“结婚”,并生下三个孩子。所以,这只来旅行的秃鹫背后也可能有许多类似有趣的故事。 记者 徐微微 实习生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