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隐婚族”时下在社会上悄然出现。在本市某独资企业工作的孙小姐已结婚1年多,但她在公共场合却称自己还是单身。像她一样,本市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纷纷加入到“隐婚族”中来,他们的普遍特点是藏起婚戒、从不在办公室打亲昵电话;热衷于参加各种聚会,却避谈感情婚姻等。自古以来,结婚一直都是“光鲜”之事,然而时下都市里的“隐婚族”为何刻意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
“保饭碗”为主因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隐婚族”主要是因为社会与职场上的压力。在本市某独资企业工作的孙小姐透露,对于已婚的适龄女性,应聘单位往往要看你是否生了孩子,如果没生,就要问你打算什么时候生。用人单位可不想招一个刚来就休产假的员工。在个别企业招聘中,甚至有用人单位点名要未婚男性青年。有些男性也同样面临某些问题。已结婚两年多、在本市某外企工作的陈先生表示,他不许妻子到他的单位来找他,不许妻子上班时间与他通电话。他称:“现在职场上有潜在的竞争法则,人们一旦贴上婚姻的标签,竞争力往往大打折扣,所以我选择了‘隐婚’。”
心理专家表示,职场的“隐婚”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聘者与招聘者之间的不公平关系。因为某些职位,单身者相比已婚者,能在业务上更加灵活,工作应酬上更加方便,能够受到合作对象的青睐。对于这些人的隐婚,大家应该以理解的态度来对待。
“隐婚”同时存隐患
对于“隐婚”现象,接受采访的少数市民表示理解,大多数市民则认为:短期说“隐婚”是“善意的谎言”,但如果长期这样不妥,很有可能会成为婚姻的一场危险游戏。“也许‘隐婚’对职场有利,但与人交往应该坦诚,这样才能长久、稳固。”
一些心理专家表示,隐婚从心理上看确实是诸如自卑、逃避等心理问题,已婚者一方长期表现的“不在婚姻状态”的心理暗示,会减弱当事者的家庭责任感,这种“地下”的婚姻生活,严重的可能引发家庭婚姻的危机。同时,一旦“隐婚”的状态被揭穿,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将给身边的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职场“隐婚”不可取
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职场“隐婚”并不可取,一旦“现形”,可能会导致劳动合同失效。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中可以用“岗位要求”来选择适合的人员,包括工种、工作性质等,但其中不得出现年龄、性别、婚否等限制要求,否则就涉嫌歧视就业者。《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对于涉及到签订劳动合同的自身基本情况、就业经历,甚至是否受过刑事处罚等,都具有如实说明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招未婚者,求职者因隐瞒个人的已婚身份而获得工作岗位,日后一旦已婚身份“现形”,用人单位完全可以以“劳动者以欺诈手段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主张劳动合同无效。“从法律角度讲,在职场中‘隐婚’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