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10月29日上午9点,备受关注的“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发展论坛”如期举行,近200位专家学者、专业人士齐聚一堂,为该地区的建设出谋划策。西站地区要打造“24小时不夜城”,要“聚人气、聚商机、聚物流”等诸多真知灼见,不绝于耳。
目标:2020年初步形成城市副中心
据红桥区区长张泉芬介绍,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的规划结构是“四河六岸,一轴双核,五大板块”。其中,子牙河北部和北运河之间规划为城市综合体,是整个西站城市副中心的核心。该地区可以极大丰富来津旅客和津城市民的生活空间,打造以商业商务、旅游文化、休闲娱乐与周边居住区相融合的“不夜城”。通信大厦、金融大厦、高档商务办公楼、星级宾馆、购物中心和大型文化娱乐休闲场所等都在规划中。西站城市副中心未来建筑规模将超过1500万平方米。到2011年,西站站区建设将完成,2020年,将初步形成城市副中心,实现天津城市发展“一主两副”的空间发展战略。
影响:15万居民生活环境彻底改善
西站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也起到了极大的“聚金效应”。红桥区常务副区长卢志永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西站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已经吸引了国内外具有一定实力的央企、国内五百强企业、外资企业前来考察、商谈开发事宜,投资领域涉及房地产开发、总部、金融、航天航空、石油等诸多领域,并与中冶集团、上海陆家嘴集团、均瑶集团、亿兆集团、中信集团、天津泰达集团、住宅集团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同时,西站地区的建设,更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截至目前,通过实物还迁和货币还迁方式,已使西站地区5700余户两万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未来,红桥区将会加快对西于庄、西沽南等地块的拆迁改造进程,使4万户15万居民生活条件彻底得到改善。
专家视角
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研究部部长李善同 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具体来说,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高速增长期。天津在这轮发展中,一直起着非常特殊的引领作用。在地利方面,该副中心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配合西站交通枢纽的建设,可以聚人气、聚商机、聚物流,提高经济聚集力。据介绍,红桥区已整理和待整理土地达6平方公里,其中西站地区拥有超过2平方公里的可整理开发土地,且开发成本相对较低。“谁有土地资源潜在优势,谁发展机会就多”李部长表示。另一方面,西站地区可借助子牙河、北运河、南运河等水的优势,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生态保护环境。而相关负责人员在西站地区建设中,既充满积极性,又稳扎稳打,则是人和的体现。
打造24小时天津不夜城
天津市规划局总建筑师秦川 西站副中心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功能区的发展,而是我们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大的提升。按照西站副中心的发展要求,它应该是城市综合副中心,而不是单一职能的中心。西站最大的资源潜力,来自于高速铁路车站的建设,它带来了众多商务人流,新的挑战则在于怎样使高水平、高档次的商务人口愿意在西站副中心聚集。因此,如何打造该地域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首先应建设高水平的居住环境,其次是要打造极富活力的城市氛围。”秦川表示,高水平居住环境实现的途径不仅仅在于住宅设施的建设,也在于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学校、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医疗保障等。在营造旺盛的氛围方面,秦川认为,西站副中心地区应该按照寸土寸金的概念来使用土地,打造不夜城,满足人们24小时的生活需求。此外,他认为在规划方法上,也需要有新的变化和提升。例如,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发展条件来细致规划等。
大布局大环境大空间
天津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洪再生 西站地区应打造成大布局、大环境、大空间。西站地区应借助核心商务、休闲商务、枢纽商业、科教生活、创意生活五大板块的综合打造,形成地区大布局模式。在大环境方面,要充分发挥四河六岸的优势。“在大空间的打造上,我们设计了一条宽度近百米,长度逾一公里的城市绿地廊道,把分散的北运河景观、西沽公园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绿地景观系统。
他还透露,最初西站地区的规划只有3.6平方公里,现在把这个区域放大,并且跨过北运河,把河北区加进来,整个西站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已达1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