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天津,这个因天子登船而得名,因九河汇聚而钟灵毓秀的城市,注定与水结缘。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众流入海之冲,“地势洼下,有如釜底”,历史上水患不断。1963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拉开了彻底根治海河水系的序幕。经过40多年的“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海河干流、永定新河、独流减河、蓟运河治理,海堤加固等防洪工程构筑起一道坚如磐石的防洪屏障。目前,本市已建成全长248.83公里、可保护2700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防洪安全的城市防洪圈,建成蓄滞洪区撤离路454公里。城市防洪标准由5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中心城区防洪圈大部分堤防已达到了200年一遇洪水的设计高程,海堤重点段达到了50年一遇的防潮标准,现有堤防可保护人口917万人、耕地602万亩。从此,河清海晏,水利人年复一年的严阵以待让抗洪的记忆在天津人的印象里沉淀成历史的陈迹……
1981年夏,持续的干旱曾让这个城市陷入无水可用的绝境,城市居民喝苦咸水,企业停产半停产,严重威胁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1983年9月11日,举世瞩目的引滦入津工程竣工通水,清澈的滦河水流入津门,彻底结束了天津人民喝苦咸水的历史。26年间,这条关系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累计向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安全供水191.6亿立方米,累计提供城市环境用水10多亿立方米,全市园林绿地由引滦入津前的1053万平方米,增加到16499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8%提高到37.5%,居民饮用水水质明显改善,城市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
2004年,持续的干旱致使地下水位下降,以喝地下水为主的农民为水而忧,直接影响着几百万农民的生活质量。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是农民热切的企盼和强烈的愿望,也是农村迫切的需求。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 5年时间,投资14.2亿元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正在按计划一步步实现,目前已惠及250万农村居民,全部工程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320.33万农村居民将喝上“放心水”。这项为民之举、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使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及时得到了实惠,在社会进步中享受了已有的成果。
为了彻底解决困扰北方地区多年的干旱问题,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1983年,国家计委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列为国家“六五”前期工作重点项目。2006年6月,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本市市内配套工程率先开工建设。 2008年11月,投资约85亿元、全长155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天津干线工程开工建设。目前,工程建设者们正夜以继日地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将8.6亿m3长江水引入津门,让这条城市的“第二条生命线”早日发挥效益。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保增长举措。市水务局积极争取中央增量资金,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华北地区河口建设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永定新河治理一期工程工程总投资10.11亿元,全部工程建成生效后,永定新河可达到抗御2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确保了海河流域北四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特别是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防洪防潮安全。蓟运河中新生态城段治理工程,投资1.54亿元,治理后可使该段蓟运河的流量恢复1300立方米每秒,恢复防洪标准50年一遇。金钟河防潮闸枢纽拆除重建工程总投资9400万元,工程建成后可使过闸流量达到200立方米每秒,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可确保所控制的345.78平方公里土地安全。
……
一连串数字悄无声息地讲述一个源远流长的故事,这座城市古来因水而生,曾经因水而累,正在因水而兴: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关乎百姓生活,水利工程的实施惠及千万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