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截至10月20日,天津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47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天津共对2000多名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实施了医学观察或健康随访,有效处置了多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或流感样病例聚集性发病。目前,天津未出现甲型H1N1流感大范围暴发和社区流行,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记者10月27日从市卫生局获悉,天津甲型H1N1流感总体发病水平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提高警惕、预防秋冬季流感的大面积传播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由于儿童、老人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流感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大,因此这部分人需要特殊关注。
虽然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能力较强,但致病力一般,重症病例很少。从天津病例情况看,从确诊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至今,绝大部分病例症状轻微,居家治疗即可完全康复,有的病例还可以不治自愈。
但是,儿童、老人以及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流感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这部分人得流感后往往症状比较严重,病程也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免疫力在下降,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本来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再得了流感病情会加重,往往需要住院治疗,有的甚至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老人、儿童要予以特殊关注。
进入9月份以来,天津市流感监测结果显示,甲型H1N1和季节性甲3型流感在天津均较活跃。学校报告的流感样病例中,既有甲型H1N1流感,也有季节性甲3型流感,呈两类流感同时流行的态势。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的发病率还会上升,也可能出现一定范围的暴发流行。因此,提高警惕、预防秋冬季流感的大面积传播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预防:
天津市卫生局表示,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此外,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人;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保证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轻压力,保证摄入足够营养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有利于预防流感。
下一步防控 社区成主力
下一阶段,天津将进一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严防疫情在社区暴发流行;强化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健康管理、信息报告、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制度。同时,安排好天津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进一步规范确诊病例分类治疗管理,及时发现重症患者。进一步提高天津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工作质量,严密监控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特征变化。
学校严防甲流 科学处置病例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甲型H1N1流感正处于高发态势,10月27日市教委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学校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科学处置应对学校聚集性病例。
天津市教委提醒,现在天津部分学校相继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秋冬季节,每所学校出现病例后,学校要动员全体师生共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发现聚集性病例,学校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要迅速配合疾病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落实各项应急防控措施,严防续发病例传播;此外,要科学合理执行停课制度。
学校要严格执行晨检、因病缺勤追查登记、定期消毒制度;按照“非必须,不举办,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大型活动管理;同时严格报告制度,如有发热病例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感冒患者比去年同期增四成 各大医院儿科首现就诊高峰
10月27日上午9时许,市三中心医院一楼儿科门诊不时传来阵阵咳嗽声。在等候区,70个坐椅座无虚席,来晚的人只能在走廊容身……
连日来,这样的景象在天津各大医院儿科都可以看到,早上到儿童医院挂号看病的队伍,甚至排到了中环线。从各大医院了解到,最近到医院就诊的感冒患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四成左右,儿科患者更是比9月底增了三四倍。
各大医院儿科首现就诊高峰
病房内,一眼望去都是插着吊瓶的孩子,孩子身边全是陪伴的家长;走廊里,到处是抱着孩子等候着的父母……众所周知,每到流感高发季节,儿童医院都会人满为患。而今年,高峰期不仅来得早,而且来得“猛”,以至各大医院的儿科都是人满为患。
“我孩子发烧39度3,能不能照顾一下啊?”“什么时候能输上液啊……”由于人多,家长们焦急的询问此起彼伏。周女士带着12岁的儿子前来就诊,一进门就被眼前的“壮观”景象吓了一跳。“我先到诊室里看了看,大夫桌上的病历本摆了那么大一厚沓。我一看干脆没挂号,只好带着发烧的儿子回家了。”周女士说,“如果在医院等那么长时间,怕交叉感染,孩子病情加重。”
事实上,有同样顾虑的家长不止周女士一人。许多家长给孩子戴上了口罩;有的孩子小,被家长裹得严严实实抱到了大院内。“外面的空气还好点儿,我们等了快一个小时了,可是总让孩子冻着也不行啊。”一位家长无奈地说。
孩子看病全家“上阵”
10月27日下午5时,本该是很多单位下班的时间,但医院的儿科病房又迎来了一天中的第二个就诊高峰。因为这时候学生都下课了,放了学赶紧来医院看急诊。注射室外,等候的队伍已经排了十几米,不过排队的人中却没有孩子,多数是老人,孩子则和父母一起在旁边座位上等候。
“两个家长陪同一个孩子算是最少的了。”一位医生说,儿科就诊人群以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为主。虽然这些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家长们还是不放心,一个孩子最少跟着两位家长。小一点儿的孩子受到的呵护就更多了,家长们都各有分工。妈妈抱着,奶奶、姥姥占座,爷爷、姥爷、爸爸三个人有固定排队的,有跑前跑后送单子的,还有专门给孩子买玩具的。一个孩子看病,全家人都“上阵”。
在交费的队伍中,刘先生终于快排到窗口了,却让给了后面的人。原来,他是提前来排队的。“如果一会儿孩子看完了病需要交检查费,我就能马上交钱,不用再排队了。否则,等输上液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刘先生说。
不必孩子一发烧就去医院
据三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周信英介绍,该院儿科一天的门急诊量约750人,其中八成是流感样病例,以病毒性感冒为主。不过,在就诊的孩子中,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到医院诊治。如果在家自行服药症状在3天内消失的,可以不到医院;如果同班同学有很多发烧的,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治疗。此外,没必要一个孩子跟着很多家长前来,避免交叉感染。
患了感冒别乱吃药
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感冒,实际上是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的一种。上感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上感中最常见的就是普通感冒,占80%以上;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是上感的另一类表现,占20%左右。大部分人患普通感冒时并不发烧,有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但全身症状不明显;患上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时多会出现发烧,并分别伴有嗓子疼、干咳等症状。
除上呼吸道感染外,还有一种疾病常常被市民误解为普通感冒,那就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来势汹汹的流感有不同的症状,如高热、全身关节疼痛、显著乏力等症状。
弄清楚感冒、发炎、流感的症状后,再来了解一下它们发病的原因,选择药物就不难了。
感冒及流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是由细菌引起的。
患了普通感冒,患者可以选择一些解热镇痛的药物来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如泰诺、康泰克等药物。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药只是缓解感冒症状,并不能“根治”感冒。特别指出的是,感冒有“自限性”,即使不服药,一般5至7天也可痊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流感病毒的特性有不同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品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发生的有效途径。一旦染上流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症状严重时,可用些抗病毒药物。
上感中的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则是由细菌引起的,一般都会有发烧症状,可用些抗生素加以治疗,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甲流“警报”未影响中美航线
近日美国宣布进入甲型流感紧急状态。10月27日记者从美国大陆航空公司获悉,目前中美航线仍旧按现有航班计划执行,并未有所改变。
据了解,由于天津没有直接飞往美国的航线,从天津去往美国的旅客,一般会先到达北京,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机飞往美国。记者从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宣传部门了解到,截至10月27日,该部门并未接到针对来自美国的旅客特殊检疫通知。另外,记者从美国大陆航空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经营的中美航线仍然处于正常状态,并未有所改变。天津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津机场边检站一直采取多项措施,严格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
天津学校“重防”聚集性病例
秋冬交替时节,甲型H1N1流感处于高发态势,天津部分学校也相继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10月27日获悉,为进一步做好秋冬季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科学处置应对学校聚集性病例,市教委下发《关于做好秋冬季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局和学校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急处置工作,一旦发现病例,迅速启动应急处置对策、措施,确保师生健康。
六项措施应对甲流
《通知》要求,加强学校与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疫情进展及防控要求。每一所学校出现病例后,学校要动员全体师生,根据卫生部门防控意见,共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学校要科学处置,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一是发现聚集性病例,学校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二是学校要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合,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处置对策、措施;三是各区县教育局要积极指导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四是学校迅速配合疾病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五是落实各项应急防控措施,严防续发病例传播;六是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方案》科学合理执行停课制度,慎重考虑涉外学校、关键年级(如初三、高三)停课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同时密切关注网络信息、师生情绪等,认真排查化解因疫情和防控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全力维护学校稳定。
出现发热病例及时上报
天津市教委要求各学校严格落实各项日常措施。一是要严格执行晨检、因病缺勤追查登记、定期消毒制度;二是按照“非必须、不举办、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大型活动管理;三是严格报告制度,完善教育卫生信息联动机制,如有发热病例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学校疫情分为三种情况
市教委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其中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了“未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出现校内感染病例”等三种情况的划分,并对每一种学校疫情发生的情况都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在针对“出现校内感染病例”的学校,又根据疫情出现的特点详细划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第二类是在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第三类是在14天内,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两周同班两人确诊全班停课
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的学校,除采取所有防范措施外,还需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输入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在政府许可下,出现病例的托幼机构可停课7天(或7天以上)。中小学校和高校可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校内出现感染病例的学校,如果14天内,同一班级出现两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该班级可停课;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两个及以上班级需要停课时,该班级所在年级可停课;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两个及以上年级需要停课时,该学校可以全体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