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说起立交桥,无不是桥上行车,桥下走人。可记者在复康路立交桥看到,桥上汽车、自行车、行人机非混行,惊险场面时有发生,桥下则成了工地,尘土飞扬,行人个个皱紧眉头。据施工方介绍,复康路立交桥地道完工后,这一情形将彻底结束。
机非混行拥堵又危险
昨日下午,热心读者刘先生向本报反映,他骑车到王顶堤装饰城买东西,到复康路立交桥时见到几辆自行车骑上了桥。“自行车怎么能上立交桥呢?”深感纳闷的他想从桥下北侧找条路,转了几圈却没找到。
记者在现场看到,自东向西行驶的自行车大部分直接骑上了立交桥。自行车和行人挤在很窄的一侧,几辆汽车和自行车更是擦身而过。骑自行车上下桥需要四五分钟,几位老人快骑到桥面最高点时已是气喘吁吁。下桥更需小心,车速快容易造成危险,几位妇女都在推车走,造成桥面拥堵,车流缓慢。
桥上难走,桥下两侧的便道从工地中穿行,路面坑坑洼洼,路边时常有水坑,中间要横越一条铁路,运料大车、铲车等工地车辆进进出出,更有一座塔吊耸立。一旦车辆经过,就会扬起大片尘土。一位从此穿行的大妈抱怨:“可苦了我了,走一次,衣服都变黑了,回家就得洗澡。”
在立交桥西侧桥头,记者看到,几名交警正在忙碌地指挥来往车辆。复康路交警大队一位姓李的民警告诉记者:“每天上下班车流量大,桥上车挤人多,很容易出现刮蹭。为此,每天7点至9点,17点至19点,交警都会专门到立交桥进行疏导,这两天的大风天气使疏导工作更加繁重。”
建地道缓解交通压力
据了解,复康路立交桥建于1988年,为机非混行桥,是沟通中环线与外环线的交通枢纽,也是市区通往华苑产业园区和外环线的交通要道。近年来,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复康路立交桥双向四车道的桥面经常出现拥堵。今年4月,由天津市建设集团建设发展公司承建的复康路立交桥新建工程正式开工。复康路立交工程指挥部项目部工作人员李若军告诉记者,新建后的复康路立交桥主桥将为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机非不混行,可以彻底解决老复康路立交桥拥堵的现状。
李若军表示,为方便市民出行,此次施工在立交桥南北两侧各修建了一条10米宽的地道,保证施工期间不断行。地道预计本月底完成穿越铁路的施工,11月底有望启用。新地道由两个机动车道、一个非机动车道和一个机非混行车道组成,限高2.5米,将用于小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新桥建成后,地道将变成非机动车和行人专用通道,彻底改变复康路立交桥机非混行20多年的历史。
记者 李向彤 摄影记者 蔡志文 实习生 于春沣 孙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