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要求全党必须“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兴党强党内在动力、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身体力行、躬身实践。
当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
执政考验。事实证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我们党带领人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要在总结运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执政业绩、取得新的执政成效,我们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面对人们民主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观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发展,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国家政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面对我国社会空前变革过程中日益分化的社会阶层、日益多样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利益诉求,如何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面对社会矛盾凸显、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增多,如何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各得其所;等等。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智慧和艺术、执政胆魄和勇气、执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要看到,与执政初期不同,长期执政的最大危险是容易脱离群众,领导干部容易官僚化,甚至与群众形成某种程度和形式的对立;容易滋生惰性,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失去创造力和感召力;容易使党的肌体受到权力的侵蚀,产生各种腐败现象,遭到人民群众的诟病和反对;等等。如果对这些危险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整治不力,党就有可能被人民所抛弃,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我们党已经执政60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尤其应该引以为戒。
改革开放考验。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今天,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长期性矛盾和阶段性矛盾相互交织、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排除来自“左”和右的各种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以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创新,打好改革“深水区”的攻坚战,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课题。
市场经济考验。几百年来,市场经济通过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对推动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也有触及不到的死角和盲区,因此还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即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干预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干预不是变得容易了,而是变得更难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令一些老牌市场经济国家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就很说明问题。与这些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时间要短得多,而且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种新型的市场经济,马克思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发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国情,勇于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有效调节经济运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甚至周期性经济危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利益调节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避免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漏洞会给权力寻租留下空间,使一些人凭借手中权力违规插手市场交易活动,进行权钱交易。经济领域中的市场交换原则,也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政治生活领域乃至党内生活中来,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蚀党的肌体。如何既领导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摆在我们党面前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外部环境考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互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我们党要领导好国内建设,一刻也不能忽视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刻也离不开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准确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以宽广的世界眼光洞悉发展先机,研判各种风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牢牢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如何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又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维护执政安全,既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拒绝一切腐朽的东西,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考验。
此外,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考验着我们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使党面临着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如何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重大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必须经受住的考验。
共产党员要把忧党、兴党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是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全党同志自觉忧党、兴党,把忧党、兴党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要有使命意识,做到忧党与忧国忧民相统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的历史使命。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通往伟大复兴光明未来的发展道路。今天,党的事业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里。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党的事业满怀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的事业,是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的事业,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正义的事业,而进步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是必定要胜利的。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充满艰辛的壮丽事业,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成绩而沾沾自喜,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畏葸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而不思进取,必须谦虚谨慎、居安思危,忧党、忧国、忧民。常怀忧党之心,善于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从成绩中看到差距,时刻保持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始终保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的强烈忧患;常砺复兴之志,时刻铭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常念人民之托,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时刻不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要有执政意识,做到兴党与实干相统一。党的兴衰取决于执政的成效,执政的成效取决于真抓实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要把关注党的前途命运、塑造党的执政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执政实践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自觉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与时俱进、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踏实作风,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的工作业绩;以坚强的党性原则、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创造性的工作成果,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特征,赋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
要有党的意识,做到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相统一。作为党的一分子,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在党言党、在党爱党,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不懈奋斗;心中装有组织,坚决维护党组织的权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牢记党的规矩,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的形象,坚决与否定党的领导、败坏党的声誉的言行作斗争。需要强调的是,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不矛盾,而是完全一致的。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有效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系是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领导干部要做忧党、兴党的表率
带头推进理论创新。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使党的理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全面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深入研究隐藏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背后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世界各国政党执政的兴衰成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深刻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带头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兴衰在人民,党的命运也在人民。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放下架子、拜群众为师,做到以真心换真话、以真情换真招、以虚心换智慧、以诚恳换办法。坚持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进一步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丰富联系群众的手段,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最真、最实、最新的民情,从群众的呼声、意愿、要求中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做到办实事不违背民意、做好事不超越民力。领导干部带头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当前最紧迫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而决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共同意志和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全党步调一致、团结奋进的重要依据。作为党的执政骨干,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贯彻中央决策的执行力和创造力;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客观全面地反馈中央决策的执行信息特别是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纠错改正的信息;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决策咨询,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以科学的决策确保中央决策落到实处,坚决反对和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做法。
带头抓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党的领导干部作为党的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责任更大、任务更重。要加强党建工作调查研究,敏锐捕捉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要重视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与危害党的形象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对干部存在的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不负责任以及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弄虚作假的问题,要敢抓敢管;对群众存在的一些不正确认识,不能听之任之,要主动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党的威信。(李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