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n.xinhuanet.com/xwzx/2009-10/14/xin_5331006140917625205924.jpg)
![](http://www.ln.xinhuanet.com/xwzx/2009-10/14/xin_5331006140917843633825.jpg)
“亮中牛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西门塔尔和夏洛莱改良肉牛集散地。
三十家子镇牛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牛市每天成交量平均在2000头左右。
辽宁省有着悠久的养牛历史。据考证,辽宁所在地区在商朝和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驯养牛了。
过去,人们养牛主要是为了用于农田耕作或其他使役,市场交易较少;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养起了奶牛和肉牛,牛市交易日渐火爆。
袖里乾坤谋生计
牛市,最初常常只是占据了农村大集的一个角落,能脱离大集而独立的牛市并不多见。在我省,辽西三十家子镇的大牲畜交易市场和辽北昌图亮中桥镇的辽宁北方黄牛交易市场颇具代表性,其经营规模和辐射范围都比较大,很有名气。
现在的“牛人”,过去叫“牲口贩子”。百余年来,牲口贩子一直是辽西凌源“三十家子大集”的重要角色。他们独特的“手势暗语”交易习俗至今仍在一定范围内保留着。
“那时候买卖双方交易时都说行话,比如‘别贴’,既可以代表八百五,也可以代表八千五、八万五。 ”47岁的尹国存胸前挂着“交易员证”,绘声绘色地向记者描述:“说行话主要是为了防止别人撬行,搅了买卖。 ”
尹国存的行话是跟父亲尹宝恩学的。几十年前,当一名牲口贩子,要比常人吃更多的苦,还要冒很大的风险。父亲尹宝恩从外地收来一些大牲畜,然后赶到三十家子大集上卖。耳濡目染,尹国存也掌握了一套交易技巧。
“现在那些行话很少有人说了。入这行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懂,就用不上了。 ”尹国存笑着告诉记者,“如果有些交易必须要保密,那只能‘捏手指’了。 ”
“捏手指”,是指牲口贩子用手比划出从0到9的不同数字,只要对方心知肚明就可以交易。冬天穿大衣时,宽大的棉衣袖筒子里就是双方讨价还价的所在,交易也可以在衣襟的遮掩下进行。
“牛人”网事生意精
网络时代,牛市的交易也越来越公开化。
“在我这儿,没有‘袖筒子价’,交易双方面对面公开侃价。 ”在辽宁北方黄牛交易市场,接待记者的是市场管理人员王忠诚,他告诉记者:“我们的承诺就是:公开、公正、公平。 ”
辽宁北方黄牛交易中心又被称为“亮中牛市”,因位于铁岭市昌图县亮中桥镇而得名。昌图县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也是全国最早的黄牛改良基地之一。目前,该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西门塔尔和夏洛莱改良肉牛集散地。
去年夏天,年过半百的王忠诚在朋友的帮助下,办起了这个市场的官方网站“黄牛市场网”,这位网站站长还把自己和市场的照片发到网上,给自己取网名叫“另类牛人”。
从此,王忠诚就成了辽宁北方黄牛交易市场的代言人。他经常在网上发布市场信息,努力扩大“亮中牛市”的影响力:“说到亮中黄牛市场,可以追溯到宋朝年间,当时就有‘围猎韩州,贾于两宗’之称,其‘两宗’即为‘亮中’。交易市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最后在1997年定名为辽宁北方黄牛交易市场。 ”
“我的目标是打造辽北第一黄牛交易网。 ”王忠诚说。
三十家子镇大牲畜交易市场这块“老招牌”魅力不减,现在借助网络宣传阵地更是如虎添翼,当地政府还连年举办三十家子大牲畜交易节,评选“牛王”,发动一波波宣传攻势。
一业兴起百业旺
9月25日是三十家子镇大牲畜交易市场的交易日,山东客商程磊一口气在集上挑选了40头牛。当天就把买下的牛装车运走。第二天上午,他通过当地经纪人范贵军又买了15头牛。这样,程磊在三十家子大牲畜交易市场两天内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了30万元。
在大伙帮忙牵牛装车的间隙,范贵军告诉记者:“他们这回买的一部分是架子牛,一部分是成牛,还没出栏呢,看样子是想买回去再育肥一段时间。 ”
“我在山东有个养殖场,想和这边长期合作。”程磊接茬对记者说,“那边现在正在抓紧搞青贮,饲料备足之后,还要在这儿再收一批牛。 ”
交通便利、设施完备、牛源丰富,辽宁的牛市对外地客商很有吸引力。
三十家子镇大牲畜交易市场地处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20年前,该镇在百年“牲口市”的基础上,正式注册成立了三十家子镇大牲畜交易市场,并于10年前着手进行改扩建。目前,该市场占地面积达150亩,交易区有5万平方米。
地处铁岭昌图亮中桥镇的辽宁北方黄牛市场交通也很便利。目前该市场占地4万平方米,3.5万平方米的交易区全部用红砖铺地。 “此外,市场还免费为全国各地客商提供食宿、免费联系运输车辆。 ”王忠诚介绍。
两大“牛市”对本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据三十家子镇副镇长赵久江介绍,该镇大牲畜交易市场以牛为主,也有部分马、驴、羊进场交易。目前,每个交易日进场交易的大牲畜约为3000头,能够现场达成交易的约为2000头。包括肉牛在内,大牲畜年交易量达15万头,交易金额达10亿元左右。
“一业兴、百业旺。 ”赵久江对记者说:“大牲畜交易市场带火了三十家子的餐饮业、旅店业,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兴盛,更直接刺激了大牲畜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
目前,该镇约有3500户农户从事养牛业,其中达到一定养殖规模的大户达200户。去年以来,该镇还在卧虎山村、南街村、白油房村、北宫村、姜杖子村等地新建了20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预计全镇年内肉牛出栏量将达5万头,实现纯收入3400万元。
北方黄牛交易市场上市的黄牛有70%来源于省内。距市场200公里范围内的铁岭、昌图、开原、西丰、法库、四平、长春、抚顺、锦州等市、县,黄牛饲养量在800万头以上。
客商云集牛产业
牛市的魅力不仅吸引外地客商赶来购牛,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的餐饮服务业、物流运输业和养殖业,还吸引来了一批批实力雄厚的投资者。
三十家子镇大牲畜交易市场吸引力越来越大,一些此前从未涉足农业项目的投资者也加入其中。2006年,投资3.5亿元的辽宁宏达牛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该镇建成投产。该镇从此拥有了一条集肉牛繁育、饲养、屠宰、分割、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牛产业进入了良性循环。
该公司今年预计屠宰6万头肉牛,除了鲜肉上市、出口,还相继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精包装的熟食,摆上了沈阳、大连等城市商业超市和专卖店的柜台。
据了解,明年起,三十家子镇将通过对牛的皮、毛、骨、血深加工,陆续建设生物制药工业园区、医药保健工业园区、牛皮深加工工业园区、大型复合肥加工厂等新项目。
而这些,当然不是当年的“牛人”——牲口贩子们所能想象到的了。
□李国军/记者/郭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