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随着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走进高校召开校园专场招聘会,天津2010年应届毕业生求职也在黄金十月拉开大幕,并掀起第一个大学生求职的高潮。10月11日的宣讲会现场,满怀希望的毕业生们怀揣着精心制作的简历,走进了企业的宣讲会现场。“我想,应该不会比去年差吧。”随机采访了几位求职者,尽管大家对于刚刚开始的求职还没有太多的把握和信心,但这句话成为他们说的最多的话。
毕业生求职心态:公务员难考 国企正好
“太火爆了,连门口都挤不进,大家对工作的热情啊!”参加中广核的招聘会,毕业生们感受最多的还是一个字——“挤”,甚至“连站的地方都没有”,能容纳五六百人的报告厅,连过道都站满了人,还有几十个挤不进去的同学站在门口和门外听。据了解,中广核今年在全国校园招聘的名额大约为800人,但仅天津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人数就已经超过800人,通过网络申请应聘者人数则更多。
“像中广核这样的国企,要能进去,那是太幸运了。”一名挤在门口的大学生眼巴巴地瞅着里面热闹的宣讲,他告诉记者,现在进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方向。“公务员能考上当然好,但太难了。国企待遇不错,而且稳定。”一名女研究生告诉记者,她身边的不少同学都将国企定位为自己求职的第一目标,“有点‘国企崇拜’,呵呵。”
硕士生求职现状:许多企业宁愿要本科生
现场,南开大学一位学光学的女硕士,也带着自己的简历来挤招聘会。“本科不是南开的,学物理的,毕业那会儿找工作就感觉特别难。可硕士毕业求职……”女硕士叹息着说,现在硕士求职有些“两难”:想进研究所,研究所一般都要博士;去企业,如果想做研究,好多企业不需要,就是需要也想要博士,但如果转行做销售或者其他,又觉得和本科生没什么区别,现在好多企业宁愿要本科生也不愿意要研究生,因为本科生相对研究生来说“年龄小”“好调教”。
采访中,不少硕士求职者颇为感慨,本科不好找工作考硕士,可硕士毕业同样不好找工作,工作是早晚要面对的,逃不掉。“可话说回来,现在好多企业招聘,‘硕士’已经是一道基本的门槛了。”另一名硕士表示。
招聘企业:网上筛选专业要求苛刻
“你看,我是学光学的,按说跟通讯啊,信息啊,都是相关专业,但我的简历估计就不会通过企业‘关键词’的筛选。”南开大学光学女硕士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往往会将自己所需专业条件明确地限定,而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名企”都需要经过“网申”(在公司网站上填写简历申请)阶段,企业面对上万甚至数万名的“网申”应聘者是不会人工挨个去细看的,往往是通过“关键词”先筛选一批,所以专业不贴切很容易被“筛选”下去。“何况,现在学校的专业都分得特别细,人家有那么多专门学通信、学信息技术的人还挑不过来,更不会考虑专业‘相近’的了。”
“铁饭碗”不再是唯一 “灵活就业” 成全新选择
日前,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31.35%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影响就业的最主要原因是岗位数量偏少,于是很多大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过于看重“铁饭碗”,而是自主创业或选择小时工、派遣工、短期工、兼职工等就业方式。灵活就业正成为大学生们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的全新选择。
马华的就业故事:一周两天“上班” 零工整收入
马华是南京大学金融本科毕业生,自己定位为“自由职业者”,对目前生活满意度达到99%。每周六,她给三个分别上初一、初二、高一的学生做家教;周日,她在两家培训学校做兼职讲师。忙里偷闲的她平日还会不固定地接手一些自由度较大的工作,比如为大公司填写一些申报材料、做自由撰稿人等等。这些工作虽然有些零碎,但是每个月可以给马华带来3000元左右的收入。马华说:自己并不排斥好的工作机会,但现在自己过得也很踏实。青春和时间最宝贵,自己不能虚度。
小金的就业故事:翻译本领拿人 生活自己安排
小金是东北林大外院的应届毕业生,她是朝鲜族人,在汉语和朝鲜语两种语言环境下长大,上学学的是日语。求学期间她给一些外贸公司做韩语和日语的口头和文件翻译,每月收入能达到六七千元。这种语言优势让她对未来和工作一点也不头疼。毕业后,小金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一家外国学校的汉语课教学上,一周只上七八节课。因为时间悠闲,她还会去一些展会帮忙,做口头翻译和同声传译,或给外资公司翻译工作文件。“朝九晚五的生活可不是我想要的。”小金说,现在这种状态的最大好处就是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随时给自己放假。
专家:灵活就业也需要规范
中天人力高校部的刘凤景部长指出,灵活就业正成为大学生们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的全新选择。但大量的灵活就业群体给高校掌握真实的就业情况带来了困难,给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多压力。高校和就业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解决方法。(记者 刘晓艳 摄影记者 谷岳 记者 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