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区巡礼 |
武汉东湖高新区:特色发展成就光谷梦想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08-24 13:24:25 |
概要:武汉东湖国家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中国第一家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所在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 |
|
|
|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武汉东湖国家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中国第一家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所在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 目前,开发区内拥有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依靠自主创新做强特色产业 湖北是中国研究光纤通信的起点站。1974年,邮电部批准成立武汉邮科院光通信研究室,标志着中国研究者进入这一领域。1980年,武汉邮科院成功生产出中国第一根光纤。2001年,国家计委批准在东湖设光电子产业基地,这个基地的名字叫“中国光谷”。 如果说“中国光谷”在启动时仅仅是一个概念,那么如今它已成为中国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全球竞争的标志性品牌,并朝着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前进。 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但长春总结了20多年的“光谷”历程。他表示,发展特色产业,注重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成就了光谷的光荣梦想。 据介绍,武汉·中国光谷园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会聚了42所高校、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区管委会首先将创新的重点瞄准了这些优势科技资源,确立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加大开放式公共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的力度。 同时,在园区的帮助下,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依托自有科技优势资源,建立了面向光电子信息领域需求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产品检测中心、测试中心、共用仪器中心、信息情报中心等。既有效地解决了企业技术创新薄弱问题,又形成了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创新给企业带来活力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重视技术研发的整体发展思路下,长飞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光纤拉丝炉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海创电子、楚天激光开发的产品,在我国载人航天、“嫦娥一号”得到应用;烽火科技近年来接连提出了3项IP网络技术标准,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打破了西方在这一领域的标准垄断。 发挥产业集聚优势 建设一流园区 产业集聚度高是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又一亮点。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茜雯介绍说,作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这些年来,东湖高新区发挥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能源、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光通信产业方面,高新区光纤光缆生产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位;移动通信产业方面,高新区现有移动通信设备、终端和配套产品生产企业30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链;半导体产业方面,已有芯片制造和封装、产品应用骨干企业14家,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项目已按期投产;消费电子产业方面,现有企业24家,并成功引进了富士康项目。另外,高新区还有激光设备产品生产企业61家,其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是中国重要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 中国光谷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肯定。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东湖高新区时,对光谷通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做法表示了充分肯定。2005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中关村时,也专门讲到,要把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2008年11月,武汉东湖高新区又传来喜讯。投资过百亿元的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已开工建设,并有望成为继光电子产业之后的又一个千亿元产业。 数据显示,2008年,东湖高新区特色支柱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总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37.42%;能源环保产业完成总收入314.13亿元,增长31.5%;装备制造业完成总收入319.38亿元,增长38.56%;高新技术服务业完成总收入465亿元,增长35.43%。同时,生物产业完成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33亿元。 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正按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新区的目标,全面提升高新区的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经济产出能力,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中心、国家自主创新基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武汉科技新城。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