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胶南市张家楼镇达尼画家村里的年轻人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互不干扰。
▲一到晚上,整个画室楼灯火通明。
▲内心时尚的年轻人在画板扶手杆上贴着明星照。
画家张智伟在家赤膊创作
老公出门了孙艳秋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在家中作画
来学画的薛先生住在传达室内与一屋子画作共眠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夜深了,站在青岛胶南市张家楼镇的松泉山上望下去,附近几个村子漆黑一片,达尼画家村里却是灯火通明。一排排画室透出的灯光,在初秋的夜里显得格外明亮。在这个被誉为“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的村子里,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名画家和学员,正舞动着手中的画笔埋头作画,赶制一批又一批将要走出国门的油画作品。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子,每年竟有数万件油画作品打入欧美市场。村子以“绿泽画院”的名义统一出口画作,年均创汇高达300多万美元。即便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村里的订单数量依然有增无减。
画家和学员们愿意到这里来,不仅因为能赚到钱,更因为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诱人的艺术氛围。他们在这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田园风光,尽情地张扬个性。
村里有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有60余岁的老人,还有慕名而来的夫妻。47岁的薛成学在部队服役13年,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画家梦,去年,他辞掉了在济南的工作,住进了村子,扑下身子学画。因为学员阶段没什么收入,他便住进了传达室,他说喜欢这里的艺术氛围。在这里,孙艳秋不仅学会了画画,还与画友成了家,买了房子,有了孩子,如今孩子已经快两岁了。近年来,不少中学生也来到这里学画,学成后就可以在这里就业,按订单作画,一般月均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
只要热爱画画,就可能被吸收为“村民”,不受学历、年龄、地域等条件的限制。这些年来,一批又一批怀揣着绘画梦想的人走进画家村,这个原来叫“大泥沟头村”的小村庄也因画闻名,最后改名“达尼画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