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平教授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网 赵娜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导 李义平教授
时间:2009年7月30日17:00
简介: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不断变化的明证。渗透到市民生活消费方式,使人们实现自我梦想的时间大大提速。消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那么,一个人的消费会对经济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又是谁,在左右我们的消费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导李义平教授做客中国访谈,介绍国民消费观60年变迁。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不断变化的明证。渗透到居民的消费方式,使人们实现自我梦想的时间大大提速。消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那么,一个人的消费会对社会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又是谁在左右我们的消费观?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教授做客我们的节目。李教授您好,欢迎您的到来。
2009-07-30 13:00:15
李义平:
你好,各位网友好。
2009-07-30 13:00:36
中国网:
说起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变化,很多人都会感叹,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到思想观念,变化实在太大了。我们看到一些现象,也从中看到这些现象背后是人的消费理念的变化。今天我们想请您同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变化。
首先,我们可以关注一下消费方向的变化。现在大家有钱了,我们看到很多人愿意把钱消费在汽车、房子上,或者是花钱度假、买健康等。请您为大家梳理一下新中国60年来人们在消费方向上有哪些变化?
2009-07-30 13:00:54
李义平:
你刚才已经讲到,现在人们有了钱以后,可以买汽车、买房子,可以去度假,可以去学习,他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也就是说,消费层次更高了,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消费,而且有精神层面的消费。比如说欣赏一场好的演出,这是精神层面的享受。包括每一种时髦的东西、时尚的东西,不仅是物质产品的享受,产品本身就有一个精神享受。所以说消费者的层次更高了,它体现了经济发展,如果经济没有发展,到不了这个层次。这说明60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
2009-07-30 13:01:05
中国网:
经济发展了,所以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可能以前我们有钱了,愿意把它存在银行,现在我们愿意把它用来买更多的产品。像刚才说消费方向上发生了变化,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我们以前买东西是拿少量的现金交易,现在会去贷款消费,会实行刷卡消费。消费方式的变化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2009-07-30 13:01:20
李义平:
这也是经济发展使然。我是搞经济学的,把一切都看作是经济现象,以前想刷卡是没有卡的,原来想贷款消费,但是没有个人贷款消费项目,所以说消费方式的变化也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而且这里面有一个示范作用,先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他们就是这么做的,贷款消费、刷卡消费。刷卡不等于不交钱,最先是物物交换,然后有了货币,可以支付现金,然后是刷卡消费,包括电子支付。金融制度、付款方式的演变和发展,也是经济发展使然,另外国外已有的东西也给我们提供了示范和模仿的作用。
2009-07-30 13:01:30
中国网:
和国外的经济交流增多,也导致了我们的消费方式,或者是消费观念的变化。
2009-07-30 13:01:49
李义平:
对,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一个过程。
2009-07-30 13:02:04
中国网:
说到消费观念的变化,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说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她们死了以后到天堂相遇,美国老太太说,“我20年前贷款买的房子,现在终于还完贷款了,我很欣慰。”中国的老太太说,“我存了20年的钱,今天终于买了房子,也不错。”这可能就是一种消费观念的差异。现在中国一些民众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比如说他们会选择提前消费、预支消费,您觉得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009-07-30 13:02:11
李义平:
说明中国人要善待自己了。针对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例子我想说一些其他的道理。通常,人们用这个例子来评判谁更聪明,其实我想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聪明程度是一样的。美国老太太之所以敢贷款买房子到70、80岁,房子享用了一辈子,第一,是她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后顾之忧。另外,她有贷款消费这个项目。往前推20、30年,我们就没有贷款消费这个项目。
中国的老太太照样是聪明的。她之所以攒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很健全,她要给儿子攒钱娶媳妇,要给孙子攒钱上学,有多余的钱才能买房。所以它涉及到社会保障问题,涉及到金融制度的与时俱进问题。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了,如果我们有贷款买房的制度,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制度,我相信中国老太太会做出和美国老太太同样的选择,甚至比她们的选择还聪明。
2009-07-30 13:02:20
中国网:
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现在会花明天的钱来享受今天的生活,会提前消费,花更多钱来买奢侈品。其实这是生活消费方式,是消费理念的改变。新的消费方式和理念与50年代、60年代人们的消费有很强烈的冲突,从这些变化您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又如何评价?
2009-07-30 13:02:29
李义平:
我觉得这个变化就是与时俱进。50年代、60年代,那个时代谈不上消费,没有消费品的市场,是极度的短缺,消费是被动的,生产是主动的,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你就消费什么样的东西,没有企业家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问题。所以那个时候人的消费观念,甚至是没有消费观念,因为这个消费不是积极和主动的。
之所以今天人们敢消费,今天人们敢追求时尚了,甚至敢追求时髦了,这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的一个现象。用江泽民总书记讲的话来说,“与时俱进应该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消费上。”如果你今天不消费的话,今天的生产者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企业家会千方百计的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因为他迎合的好就能够挣钱,如果他迎合的不好,大家不要你的产品,你的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你的企业就要关门了。
2009-07-30 13:02:41
李义平:
在今天,如果你不消费的话,企业家就求着你消费,甚至现在国家也希望你消费。如果大家都不消费,那么生产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和50、60年代以前的观念有冲突,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是21世纪,这个时代的人的消费观念怎么能和50、60年代的人的观念一样呢,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观念还是以前的观念的话,那么经济就不会发展了,所以说它应该是一种进步。
2009-07-30 13:02:50
中国网:
您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中国一直以来有勤俭持家、节约的优良传统,现在年轻人在进行消费的时候,老一辈人经常表示不理解。我有一个朋友的爸爸,认为吃绿色的鸡蛋、穿品牌衣服统称为是“资产阶级行为”,是一种堕落、是腐化。不知道您怎么来评价呢?
2009-07-30 13:02:59
李义平:
过去把这种东西都叫做资产阶级思想,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追求时尚和消费。实际上,消费的东西让小孩吃安全的、健康的食品是需要的,但是去追求品牌和奢侈,这本身是可以探讨的。我们去吃安全的、健康的食品是需要的,但是非要穿名牌,我看倒不一定。
2009-07-30 13:03:24
中国网:
所以还是要根据具体的事情来看,也不能一概而论。
2009-07-30 13:05:34
李义平:
对。我们应该倡导给吃健康的食品,不要污染。但是不一定要穿名牌,这样就有一些奢侈和浪费了,这里面有一个量力而行的问题。
2009-07-30 13:05:57
中国网: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合理消费的问题。我们刚才讲了这么多的消费,其实最想探讨的是消费背后发生的变化。您刚才谈到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社会经济的进步,所以带来了消费方式和理念的变化。请您为大家做一些分析,中国人消费观念的变化,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比如50年代,60年代中国的经济和消费的情况是怎样的?怎么样来说明中国经济的变化?
2009-07-30 13:06:04
李义平:
中国经济的变化,真正的变化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我们在计划经济,在短缺的情况下,大概吃一顿饱饭,吃一顿丰富的、带肉的饭就是一种享受。到了计划经济,向改革开放前进,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就是那个时代的追求。然后是有了黑白电视机,然后是有彩电,之后是房子住的大一点,然后是追求大的房子、汽车、休闲,看高档次的演出、旅游。这样一个前进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它的背后是我们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我国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大大的提高,物质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消费有着广阔的选择空间,原来你想选择这些东西但是没有。
2009-07-30 13:06:12
李义平:
市场经济必然要开放,有一个示范作用。你在机场上看一下,全世界人穿的衣服都差不多,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都差不多。刚才我们勾勒了每一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这完全是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经济的开放使我们知道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变革和时尚。时尚其实是动态的名词,奢侈也是一个动态的名词,今天大家都没有的东西,我先有了,然后别人就跟着模仿,然后就会变得不时尚了。之后又出现新的时尚,别人又跟着模仿。社会实际上就是这么一浪高过一浪的,一波高过一波的跟着发展的。其实引领时尚,这是需要的,引领了时尚就引领了生产。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增长的欲望和满足这种欲望的奋斗构成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2009-07-30 13:06:23
李义平:
如果大家没有欲望,今天买一件蓝色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这个社会就不要前进了。我还想穿更好的衣服,我还想过更好的生活,这个社会才能前进。其实我们共产主义奋斗的目的就是让普天下的劳苦大众都过上幸福的日子。我们科学发展的目的、和谐社会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之所以改革开放,就是原来的生产能力太低了,影响了我们的消费观念。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伴随着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我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与计划经济,与我们的历史完全不一样的变化。
2009-07-30 13:06:32
李义平:
因为我们的历史上是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就是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自给自足的方式。然后是计划经济,那个时候著名的经济学形容计划经济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短缺,你还有什么消费呢?所以我们谈到消费、选择、时尚,谈到与国际同步,都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都是因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引领我们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
2009-07-30 13:06:39
李义平:
现在你还有这样的苦恼,就是买不买2万块房子的苦恼,以前连这个苦恼都没有,你根本不用想,因为没有这个房子。现在你在选择之间苦恼,过去没有选择的必要,不用选择,你不苦恼。所以有时候选择是苦恼的,如果主持人有几种工作,这几种工作的比较可能让你晚上睡不着觉。现在有房价、有位置可以比较,买还是不买,有了选择。但过去连这个选择没有,你也就不需要选择了。
2009-07-30 13:06:46
李义平:
所以有的时候苦恼也折射出社会的进步。北朝鲜有苦恼,韩国有苦恼,中国改革开放的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达受到的冲击最大有苦恼,内地经济不发达也有苦恼,所以关键是看哪个层次的苦恼,我们宁可要高层次的苦恼,也不要低层次的苦恼。
2009-07-30 13:06:55
中国网:
中国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上很多顶级奢侈品的最大消费国。有人说中国人挺有钱,特别能花钱。现在中国是不是真的已经很富裕,人们消费已经进入到一个随心所欲的状态?还是我们的消费存在误区,存在着迷惑?
2009-07-30 13:07:00
李义平:
中国太大了,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一部分是有钱人,有钱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钱的,他的个人品位和素质也经过了熏陶,虽然他有钱,但是他在消费问题上依然是理性的。还有一部分人,带有炫耀性的,带有展示性的。中国人可以时尚,中国人甚至偶然的也可以奢侈,但是绝对不能挥霍。我讲的是有钱人。
2009-07-30 13:07:23
李义平:
另外,中国还有相当多数的没有富裕起来的,或者是富裕的程度不是那么快的,这一部分人就你刚才说的现象,这部分人是进不了你所讲的那种现象里面的。所以应该加以区别的,对于有钱人来说,是可以时尚,也可以适当奢侈,但他们的消费也应当随着钱的增多提高品位,不应该挥霍。
2009-07-30 13:07:32
中国网:
您说我刚才说的是一部分人的消费观念,是特别有钱的,但是品位没有提升上去的人群。但是我觉得,从总的来说,中国人目前的消费方式还是会让人觉得我们的生活条件真的变好了。像以前我们买东西,家里没有酱油了,就提着瓶子下楼买半斤。现在我们是选择到超市消费,去一次就会买好几百元的东西。我觉得总体层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吧?
2009-07-30 13:07:41
李义平:
刚才说到有钱人的消费,可能是一种自己的选择,有的时候他是用这个东西来证明他的地位,有的时候是一种喜好,但是总而言之他也需要理性消费。刚才你说到下楼买半斤酱油的问题,这不仅是消费观念变革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问题。
2009-07-30 13:08:09
李义平:
出现大超市也是时代的进步,人家已经没有打半斤装的酱油和醋的供给方式了。另外,生活节奏在无形中加快,超市为生活节奏的加快提供了一种帮助,电冰箱为生活节奏的加快提供了一种帮助,所以他一次去超市买很多东西,因为我只有这个时间用来购物。这一点也和国外人差不多,我一个礼拜采购一次,回来以后放在冰箱里面,我想打半斤酱油,但是人家没有了。这不只是消费观念的变化,而且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它通过超市代替了原来的零售店、杂货铺,因为原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没有那么快。现在一个星期没有那么多时间,社会在提高、加速生活节奏的同时,也会为生活节奏的加快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比如说超市和电冰箱的出现。
2009-07-30 13:08:19
中国网:
古人说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对于处在自我满足,甚至昏昏然状态的消费者,您有什么让他们清醒的办法?
2009-07-30 13:08:25
李义平:
人肯定需要挣钱和存钱,人之所以需要挣钱,是你挣钱了才有钱可以花。人之所以需要存钱,但是存的比例不同,是因为我们社会保障的制度不健全。我们从一定的意义和程度上还需要自我保障。当然,存钱的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不在银行存,我采取投资的方式,买股票、买基金、买一座房子在那里,这都是存钱的方式。当然,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买股票有风险,买基金有风险,那就存在银行里。虽然银行的利率比较低,但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还是要存钱,不能因为存钱而存钱,不要像葛朗台一样,是守财奴。作为个人应当存钱。作为企业家来说,如果一味的为存钱而存钱,一个人不会挣钱,就不会花钱,那么就挣不到钱。如果有本事把存钱变成挣钱,那就更有本事了。
2009-07-30 13:08:38
李义平:
另外,对于过度的投资性消费来说,我也想说的是,过度的投资性消费,幸福指数不一定高,你买了一个你根本就负担不起的商品,比如说房子,你整天想怎么还钱,压的你没有精神。这种过度的投资,社会没有适当的管理,最后还不起了,那就造成美国次贷那样的结果。美国就是把钱借贷给信用比较低的人,最后还不起了,所以就有了次贷危机。
从国家来说,在鼓励消费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信贷的监管。现在回过头来反思,美国之所以有次贷危机,是因为他们的监管没有跟上,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经验,但是也要吸取教训。在推动消费的同时,把它做得更好一点。我想一个是个人层面的,一个是国家层面的。
2009-07-30 13:08:52
中国网: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出台了扩大内需的政策。这个政策和个人的消费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怎么影响的,鼓励内需是不是就是鼓励个人消费?
2009-07-30 13:09:08
李义平:
应该是这样的。实际上,内需包括两种,一种是投资拉动,一部分是消费拉动。更为理想的是,真正的市场经济是消费拉动。因为我们都学过马克思的经济学,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只有进入消费的环节,整个的生产才算是完成了。投资的东西不一定最终转化为消费。如果不能最终转化为消费的话,它可能就是浪费,就可能是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
2009-07-30 13:09:18
李义平:
所以说最近一段时间,胡锦涛、温家宝反复强调的是居民消费,之所以要投资拉动,是因为消费者启动不起来,国家不得已才投资。如果居民消费真正启动起来的话,中国经济应当立足于中国居民的消费。我们原来之所以出问题,一个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一个是过度的依赖外需,依赖欧美市场。人家不买我们的东西了,我们的东西一下子就过剩了,所有的市场经济、经济危机都是过剩,当年资本主义就是过剩,我们现在也是卖不出去,过剩就倒闭了,不发工资了,不要工人了,过剩了工厂就关门了。如果我们对外市场需求依赖不是那么重,我们有国内的市场,我们把这些东西卖给国内的消费者,国内的人民是不是需要?当然需要。
2009-07-30 13:09:30
李义平:
所以,中国和韩国、日本这些国家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必须要重视国内贸易。当年亚当斯就说过,欧洲必须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国不仅要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还要重视省与省之间的贸易,这就是国内的消费市场。中国的巨大国内消费可以拉起巨大的产业。所以中央这次采取内需政策,重点、落脚点应当是消费。
2009-07-30 13:09:37
李义平:
但是,想把消费启动起来,本身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如果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包括教育收费都不解决的话,他没有钱消费,不敢消费,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教育收费都需要不断完善。
另外,就是收入的分配问题。穷人的钱更多的用来消费,富人的钱更多的用来投资。中国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恩格尔系数比较高,所以在分配上怎么样向劳动转移,怎么样向低收入群体转移,让这些人有了钱,他们更多的是用于消费。所以这个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建立起以消费拉动、让市场自我调节的体制,才是一个高质量的、一个稳健的发展体制。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人们要消费,必须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2009-07-30 13:09:45
中国网:
它是一系列的系统问题,国家一直在提倡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您认为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个人消费应该做怎么样的调整?
2009-07-30 13:09:57
李义平:
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如果响应国家的号召,应该是积极消费的,你买了漂亮的衣服了,生产这个衣服的厂家就开工了,这样工人就能就业,就能够挣工资,工人再拿着这个钱买衣服和房子。如果你不买这样的衣服,生产衣服的厂家就关门了,这样工人自然就失业了,他就挣不到钱,他也不买东西。当所有人不消费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衰落了。
2009-07-30 13:10:07
李义平: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936年写的《就业率货币通论》,这本书里面举了一个例子,叫“蜜蜂预言”,把人类比作蜜蜂的王国,这个社会中曾经非常奢侈,有很多生产奢侈品的工厂和工人,大家想房子越住越大,马车想越坐越漂亮,还有喝酒、犯罪的,然后这个社会欣欣向荣。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不知道从谁开始,这个社会节俭了,不消费了,不住大房子了。首先是房地产商失业了,盖房子的工人也失业了,大家都不消费奢侈品了。奢侈品的工厂关门、奢侈品的工人失业,大家不酗酒了,酒馆关门了,大家不犯罪了,警察也失业了。紧接着,这个社会反倒萧条了。所以从响应国家号召,从启动经济的角度来说,对个人来说是应当积极消费的。
2009-07-30 13:10:17
李义平:
但是个人消费还是应该理性的,消费观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比如说污染的产品、违反劳动法的产品,有童工的产品不要去消费;你可以透支,但是一定要预想到你以后挣钱的量,你不要制造自己的负担,或者成为一个精神负担。刚才做节目之前,说在北京生活的人幸福指数并不高,因为各种诱惑太多了,想买的东西太多了,再加上生产节奏,自己的财力和这些欲望,和想买的东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你可以投资,你可以借款,但是你不要给自己的压力过大。
2009-07-30 13:10:44
中国网:
这也是一个消费与收入的矛盾。
2009-07-30 13:10:51
李义平:
你的消费是消费你的钱。凯恩斯曾经说过,个人和国家的道理是不一样的。国家可以借贷,国家可以发国债,只要大家相信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就会一直运行下去。但是个人还是应该量力而行,你可以有现在的入,也可以有今后的入,但是这两个入必须计算到一起,不要超过能力太大。我们现在一直追求幸福指数的东西,如果超过自己能力太大的话,你自己虽然有了大房子,但是这个大房子成为了负担,你成为了大房子的奴隶。我想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我们应该吸取这样教训。
2009-07-30 13:11:02
中国网: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建立一个与社会相适应的、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合理的消费观。刚才说了这么多,我有一个疑问,现在是21世纪了,感觉再去说勤俭持家、艰苦朴素有阻碍社会进步的嫌疑了。所以在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坚持这样的传统?坚持传统与享受生活是不是一种矛盾?
2009-07-30 13:11:15
李义平:
传统观念应当具体分析。先说勤俭持家,什么时候都要勤俭持家,勤俭持家就是要算出投入和产出的比较。但是勤俭持家不等于消费结构不提升,不等于你永远买收音机,不买彩电,不等于你不买汽车、房子,不等于你不旅游。它讲到买房子的计算,买汽车时的计算,在吃饭时能吃饱的计算。这个房子就够了,就不会买一栋别墅花几百万。勤俭持家是要计算,要量入为出,是要不仅有今天,也要有明天,不仅是自己,也要有子子孙孙。它绝对不等于不消费,不等于消费结构不提升。今天的勤俭持家应该用在这个层面上。中国的传统在新的时代,应该赋予它新的含义。
2009-07-30 13:12:03
李义平:
勤俭持家这个传统是合适的。传统的东西是原来的生活习惯,是原来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传统是一种生活习惯,传统又是一种观念。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就是长久练习的结果。随着经济基础的变迁,有一些传统可能就变了。我经常说的两句话,第一个是“一个国家不在于有没有教育,在于有什么样的教育,以及用什么东西教育人,以及把人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中国有一堆大学都不解决问题。
2009-07-30 13:12:17
李义平:
第二句话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不在于有没有文化底蕴,不在于文化底蕴是否深厚,而在于深厚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底蕴。”比如说官本位、重工轻商、平均主义,不要冒险要中庸,这些就是传统,而这些传统反而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使我们的传统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
2009-07-30 13:12:26
李义平:
因为我们已经选择了市场经济,人类证明了不能不选择市场经济。西欧国家,1700年以前的经济也没有发展,选择了市场经济以后经济迅猛发展。三次伟大的工业革命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变化最大的就是改革开放30年,而这30年最卓越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领导中国人最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我们既然选择了市场经济,而且证明了市场经济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我们的传统观念就应当发生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变化,应该与市场经济这么一个标准,时代变化了,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观念也应当予以相适应。
2009-07-30 13:12:34
李义平:
所以说今天讨论消费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问题。有些东西可以扬弃,有些东西可以继承,有些东西可以赋予一定的内容,但它一定要和市场经济相适应。你要消费,你要善于消费,如果大家都不消费,这个社会就不要前进了,这个社会的经济也就不要前进。实际上,社会经济的前进是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结构的提升,经济结构的提升,经济的发展。所以我觉得今天讨论这个话题是很好的话题,它可以把我们的经济生活的变革串联起来。
2009-07-30 13:12:50
中国网:
从某种程度上讲,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就意味着更高水平的消费。今天和李教授讨论了这么多,也希望大家能够逐步建立与时代、与个人能力相适应的现代消费观念,积极消费、科学消费,通过消费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
2009-07-30 13:12:57
李义平:
对。是这样的。
2009-07-30 13:13:19
中国网:
非常感谢李教授,也感谢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2009-07-30 13:13:34
李义平:
谢谢网友,谢谢主持人。
2009-07-30 13:13:49
中国网:
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责编:王瑞芳/主持:汪洋/文字:韩琳/摄像:高聪 吴阳 /摄影:赵娜/导播:李哲)
访谈现场 中国网 赵娜
金融制度、付款方式的演变和发展,也是经济发展使然。 中国网 赵娜
不断增长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奋斗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 中国网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