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状一
馆藏展品十年没改变
大沽船坞纪念馆王春庆馆长介绍,2000年,也就是大沽船坞建立120周年的时候,当时厂里的效益不太好,出于拓宽经营思路、宣传企业文化,同时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考虑,厂里决定在厂区内建立纪念馆。纪念馆建立的第一年,发展得非常好,当年一个夏天的门票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纪念馆的建立,不仅实现了船厂建馆的初衷,同时也给人们的出游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场所,几乎来此旅游参观的游客都会赞叹不已。
然而辉煌是短暂的,从2002年到现在,纪念馆门票收入一直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王馆长分析说,其实这跟厂里自身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来这里参观的人几乎很少有“回头客”,因为纪念馆建馆将近10年来,几乎没有对馆藏进行更新,没有对布局进行改变,展示的物品依然是那41件文物和226块展牌。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厂里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是因为各种客观因素,改变起来很难。
现状二
维修费是收入5倍
“当初我们建馆的时候,只是想给自己的厂史留个纪念,给厂里的文物找一个安身之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这个百年老厂后,它自身的社会效应骤然升级,不断攀升的社会效益跟船厂自身的发展并不成正比,这些也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
由于目前大沽船坞纪念馆并没有被纳入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仍靠天津市船厂养活,所以旅游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与它本体的社会价值不成正比,一边是不断攀升的社会价值,来过大沽船坞的人都觉得这里应该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实施起来从经费到人力物力都不是一个效益一般的船厂能够做到的。同时,高额的馆内维修费用与逐年下降的门票收入也成反比,近年来,纪念馆门票收入平均只有2万多元,而每年用于维修管理的费用却高达10万元。由于非属地关系导致旅游部门对大沽船坞的支持欠缺,加上附近旅游景点和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升级,给大沽船坞的经营带来了很大冲击。
现状三
宣传不够道路不畅
一位塘沽区文物界人士介绍,长期以来,天津市船厂并没有对大沽船坞纪念馆进行过任何宣传,在塘沽看不到任何大沽船坞的宣传广告,甚至建馆初期在周围道路上设立的路标指示牌,目前也不见踪影了,陌生人想找到这个地方必须靠熟人引路。
交通也是大沽船坞的一个重要问题,塘沽区海河南北两岸交通滞后本身就致使大沽船坞陆上交通不便,加之,水上旅游船取消这一站点。如今,想要去大沽船坞,只能通过天津市船厂前面的津沽路,但是由于道路附近多项工程正在施工,使得道路坑洼不平,行车非常困难,水路、陆路的交通不便,让原本就不景气的大沽船坞纪念馆“雪上加霜”。撰文/摄影 记者 曹宝艳
大沽船坞将规划建设遗址公园
——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季宏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总体规划由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负责,此次规划的负责人之一季宏介绍,正在规划的大沽船坞将根据滨海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建设成遗址公园。目前,大沽船坞遗址保护规划已经初步完成,正在报文物部门等待批准。
按照规划,在厂区的六座保存较好的厂房将保留下来,其中有两座或三座厂房,将结合地下的遗址展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厂房变成大沽船坞遗址博物馆,其中包括厂史博物馆,有可能目前的大沽船坞纪念馆馆藏将搬迁到这里。
从季宏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此次大沽船坞规划总面积达到91.4公顷,重点保护区22.4公顷,其余为公众能够免费参与活动区。
规划后,重点保护区是作为有门票收入的区域。对于未来的旅游效益,季宏表示,并不是为了旅游发展才来保护文化遗产,而是因为文化遗产而带动旅游发展,相信规划后的大沽船坞遗址公园,会给全国人民打造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