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曹小红。 张海霞 摄](http://cppcc.people.com.cn/mediafile/200907/14/F200907141835048652544498.jpg)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曹小红。 张海霞 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如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减缓生态环境压力,创立新的发展路线图,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人才条件较好,投入产出比高,保持东部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稳定中国的经济总量与质量意义重大。我们认为从发展低碳产业入手,开发低碳技术,创建低碳城市,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制高点,促进东部地区经济转型与发展,是当前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结构优化的可行之路。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战以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发展低碳产业,开发低碳技术,建设低碳社会,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
发展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以低碳经济作为整体优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抓手和重要标志,从“发展的源头”控制资源能源消耗,从“发展的过程”强化节能减排,从“发展的末端”实现可循环利用与无害化。低碳经济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目前中国经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应当抓住时机,把加快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中国国家战略,及早开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和建立低碳社会的各项行动,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尽早步入低碳化轨道,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建议:
一、规划试点,先行先试。着力推行低碳经济,科学规划试点城市,先行先试,加快东部地区转型与发展,创造经验,以利推广。试点城市的选择,空间上应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均具优势的通达性城市;时间上应是在发展阶段上具备承前启后性质的过渡性城市;产业上应是在“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特征上有典型性的综合性城市;技术上应是具高新技术和产业基础的创新性城市;发展上应是“人口、资源、环境”和“自然、经济、社会”关联度高的代表性城市。根据我们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调研和分析,具有先行先试条件的代表性城市和地区有滨海新区、唐山、苏州、宁波、厦门、深圳等,我们建议将这些城市作为低碳经济示范城市组,先期开展工作。这些城市具有不同的特色,可以构成国家新时期创新发展的模式谱系。在自费支持、自我完善、自主创新的原则下,中央给予先行先试的综合配套政策,政策的侧重点要从发展产业入手,而不以单纯的税收和土地优惠为主,形成一组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样板。
二、依托低碳经济相关行业和企业,集中探讨制度设计、激励机制、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现代服务、国际贸易等一系列与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有关的问题,尽快实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也即努力实现产业链两端附加值的最大化创造。建议从经济结构调整入手,着重发挥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工业设计等低碳、高效产业的作用。第三产业本身就是最大的低碳经济突破口,要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促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强化低碳经济示范城市创新集群发展。建议围绕发展低碳经济,促进重点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能。制定低碳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多渠道拉动低碳经济投融资,同时逐步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示范城市重点要强化创新集群建设、科学规划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推动区域间产业战略联盟的建设。
四、对外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合理的国际权益,细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持政策,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对内制定严格的低碳经济路线图,在保证经济增长率的前提下,从生产活动的源头、过程、末端各个环节,将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低碳经济允许的范围之内。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超前运筹、有序规划、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经验推广应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