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往上的天津人,都难忘他们小的时候遍及津城的小皮球活动。时至今日每每忆起,无不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言语中洋溢着眷恋、感叹又自豪的情怀。年逾七旬的老国手王家桢,用大拇指指着自己的鼻子笑道:“我就是打小皮球出身的!”
话说当年天津篮球运动蓬勃发展,人才辈出,大中小学特别是中小学校的普及、活跃,形成篮球运动经久不衰的局面。
正是在如此的大环境中,小皮球应运而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小学校操场有限,打小皮球成为学校因地制宜的最受孩子喜爱的活动。不夸张地说,少有学校没有小球筐的,学生上学书包里装个小皮球,男生引以为骄傲;课间、课余时分,操场打小皮球的人满为患,满眼的喧闹、火爆景象。
不仅如此,学校的那点儿空间,远远满足不了众多学生玩球的渴求,又是因地制宜,他们选中了胡同——胡同小皮球隆重诞生;刚解放不久,不到一年间自发的胡同小皮球呼啦啦遍布全城!
孩子们心灵手巧,几个人自己动手做篮筐。找来小黑板大小的木板,用烧红的煤炉子通条烫两个孔,把粗铁丝窝成圆圈,然后固定在篮板上,再挂在胡同的墙上……小皮球这就开打啦!后来还不满足,学着正规篮球球筐的样式,拿盘条电焊,小球筐有了立体感,再拴上球网,投篮的感觉好极了!再往后,用一根木头柱子装上篮板篮筐埋在地下,俨然就是篮球架了。小皮球也由垒球一般大小变大了一圈,利生球厂专门生产,大受孩子们欢迎。
孩子又学着大人,在胡同里三五人组个队,还起个队名,买背心,印号码,像回事似的。队与队之间三天两头相约合球(比赛),大点场地3人制,小场地2人制。那时我正酷爱小皮球,印象中小皮球在全市最普及、最活跃的地区当数河北区。记得打一宫一带算起,粮店街、于厂街、十字街,到娘娘庙、小关、锦衣卫桥,一直到中山路、北站,大小里巷几乎都见得着小球筐。好多球队合球合疯了,打遍河北区还不过瘾,有的打到红桥、南开……乐此不疲啊!
胡同小皮球持续了十来年,全市究竟有多少球队、多少人参与?没法子计算,也就无人统计。小皮球如火如荼的年代,当时市体委总结了经验,又报告国家体委,随之便向全国推广——天津的这一大发明、一大创造,为中国篮球事业发展再次作出贡献!(新报记者 白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