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

扶着黄蓉肥臀播种怀孕小说: 下周一实施!新规限制“假外资”北上,机构:目前长期配置型资金在北向资金占比超80%

发布时间:2022-07-24 00:56:17

最佳答案: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叶峰     今年6月10日,证监会宣布,《关于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的决定》自2022年7月25日起施行。 根据证监会对修订后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叶峰    

  今年6月10日,证监会宣布,《关于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的决定》自2022年7月25日起施行。

  根据证监会对修订后的《规定》的说明,从下周一开始,北向资金将不允许增量“假外资”进入,而在一年之后,存量“假外资”将仅可以卖出A股,无法买入,无持股内地投资者的交易权限将由香港经纪商及时注销。

  在业内人士看来,“假外资”的撤出有助于维护市场长期平稳运行。此前“假外资”交易规模总体不高,对A股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其次,“假外资”不改“真外资”,尤其是长线资金持续流入A股的格局。

  目前,北向资金中包括配置型资金和交易型资金两种。据西部证券策略团队统计,北向资金的结构主要是长期配置型资金,截至7月20日,配置型资金持股市值约为2万亿元,占比为83%。

  证监会新规限制北向交易中的“假外资”

  去年底,证监会曾在官网发布消息称,拟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行修改,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下周一实施!新规限制“假外资”北上,机构:目前长期配置型资金在北向资金占比超80%

  今年6月10日,证监会宣布,《关于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的决定》已经2022年3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年第2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7月25日起施行。

  此次对《规定》的修改主要涉及两方面:

  一、《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投资者依法享有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买入的股票的权益。沪股通和深股通投资者不包括内地投资者。”自2022年7月25日起施行。

  二、对沪股通和深股通中的内地投资者实行了一年的过渡期:本决定施行前已开通沪股通、深股通交易权限的内地投资者在2023年7月23日前可继续通过沪股通、深股通买卖A股。2023年7月24日后,上述投资者所持A股可继续卖出。

  根据证监会对修订后的《规定》的说明,从下周一开始,北向资金将不允许增量“假外资”进入,香港经纪商不得再为内地投资者新开通沪深股通交易权限。而在一年之后,存量“假外资”将仅可以卖出A股,无法买入,无持股内地投资者的交易权限将由香港经纪商及时注销。

  据证监会统计,近年来,有部分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开立证券账户及北向交易权限,通过沪深股通交易A股。目前此类交易总体规模不大,交易金额在北向交易中的占比保持在1%左右。投资者数量约有170万名,但大部分无实际交易,近三年有北向交易的内地投资者约有3.9万名。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发现,这些内地投资者中大多数已开立内地证券账户可直接参与A股交易。对此,证监会认为,两种途径交易有发生跨境违规活动的风险,也给市场造成了北向交易中有不少所谓“假外资”的印象,不利于沪深港通的平稳运行和长远发展。

  “假外资”不改“真外资”持续流入A股格局

下周一实施!新规限制“假外资”北上,机构:目前长期配置型资金在北向资金占比超80%

  据Choice数据统计,自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每年都净流入A股,且自2017年至2021年,每年净流入A股的规模都超过了千亿。2021年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规模达4321.7亿元,创出了历史新高。

  不过今年北向资金却放缓了流入A股的步伐。截至7月22日收盘,北向资金今年来净流入A股的规模为495.8亿元,仅为去年全年净流入A股规模的约1/10。其中7月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出A股222.17亿元。

  那么,今年北向资金流入A股规模不如往年,与对《规定》的修改是否有关联呢?

  日前,西部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易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层面看,影响外资流入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经济基本面,以及货币政策理念不同带来的流动性差异,《规定》的修改对外资流入趋势没有太大影响,但在个别时点可能造成脉冲式冲击。截至7月21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为479亿元,明显低于去年约4300亿元的水平,也低于2020年的2100亿。北向资金流入大幅放缓的背后主要还是受到来自全球流动性以及宏观基本面的影响。一方面,今年以来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在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全球流动性转向,美债收益率在上半年持续走高,美元指数年内上涨了11%;另一方面受到3月以来的疫情扰动,这对资金信心构成了一定冲击。相比之下,北向资金偏好受到制度修订的趋势性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另外一方面,由于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新旧规则更迭的时点,往往都会带来资金结构的短期波动,也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事实上,最近几年,A股市场中一直不乏北向资金中可能有“假外资”的说法。再过一年之后,“假外资”就要正式开始逐步撤离A股了,这又将对A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易斌看来,“假外资”的撤出有助于维护市场长期平稳运行。从规模的影响来说,“假外资”交易规模总体不高,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比例仅为1%左右,对A股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其次,“假外资”不改“真外资”,尤其是长线资金持续流入A股的格局。

  今年7月中旬,在美国联博集团举行的媒体交流会上,联博资深市场策略师黄森玮就近期北向资金净流出A股的现象分析指出,“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外资的占比其实在A股算还是比较低的,5%左右。其他的一些市场,比如说韩国都要高出许多。所以长期来看我们觉得外资还是会持续流入A股,今年以来它也是持续流入的。最近几周流出的情况我们觉得可能只是一个比较短暂的现象。”

  北向资金中配置型资金占比超80%

  虽然外资通常给人的印象一般可以贴上“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的标签,但事实上,北向资金也不乏做短线的情况。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7月22日收盘,北向资金总共持有1985只A股。最近一个季度, A股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总体来看,对于今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重仓的A股,自二季度以来北向资金的持仓相对稳定。不过也有部分个股在过去一个多季度的时间内,北向资金的持仓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今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对保隆科技(SH603197,股价64.2元,市值133.4亿元)的持股比例为10%,截至7月21日收盘持股比例降至3.26%;今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对泉峰汽车(SH603982,股价28.34元,市值57亿元)的持股比例为8.66%,截至7月24日收盘持股比例降至0.83%;今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对中国外运(SH601598,股价3.79元,市值244亿元)的持股比例为10.17%,截至7月21日收盘持股比例降至2.07%;今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对海油发展的持股比例为6.91%,截至7月21日收盘持股比例降至1.6%;今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对东航物流的持股比例为4.92%,截至7月21日收盘持股比例降至0.6%。

  其中,自二季度以来,北向资金选择对上述部分个股在反弹过程中进行了减持,而有些个股的减持速度还显得比较快。

  例如,在5月20~30日7个交易日内,北向资金对泉峰汽车的持股比例从8%快速降至1.4%;6月27日,北向资金对海油发展的持股比例为10.5%,不过仅仅一天之后持股比例就大幅降至1.9%,类似的情况还在今年6月上旬发生在东航物流上。

  与此同时,二季度以来北向资金加仓幅度较大的个股包括杭可科技、柏楚电子、迈为股份、金风科技、华熙生物、东方生物、固德威等。其中,北向资金对东方生物的持股比例从今年一季度末的3.28%,大幅提升至7月21日的12.38%,在此期间公司的股价不涨反跌。

  有不少研究发现,北向资金中包括配置型资金和交易型资金两种。目前,北向资金中配置型资金和交易型资金的比例分别为多少?

  对此,易斌向记者指出,“研究中我们发现,北向资金的结构主要是长期配置型资金。如果我们根据外资托管机构去做拆分的话,长线资金多托管于外资银行席位,交易型资金多通过外资券商进行托管。截至7月20日,交易型资金在北向资金中持仓市值约为4200亿元,占外资比重约17%;配置型资金持股市值约为20300亿元,占比为83%。”.

  对于短期内北向资金在局部的快进快出,联博汇智投资总监朱良则认为,“因为外资它有不同的投资周期,有些比较短期、有些比较长期,要看每个基金的策略,但不一定有代表性。整体我认为还是净流入的状况。”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3003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