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品牌 >

品牌

bbox撕裂bass: 通往幸福的迁徙全国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生态搬迁记

发布时间:2022-07-24 16:48:22

最佳答案: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双湖县,40多年前因牧民迁徙于此而设。 如今,随着高海拔生态搬迁,双湖县牧民又将在新家园开启新生活。 告别苦寒:幸福路上一个都不少 藏北的夏天

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双湖县,40多年前因牧民迁徙于此而设。

如今,随着高海拔生态搬迁,双湖县牧民又将在新家园开启新生活。

告别苦寒:幸福路上一个都不少

藏北的夏天依然寒风萧萧,双湖县多玛乡仲鲁玛村却一派热闹景象。

7月12日,一辆辆大货车开进村庄,人们互帮互助,收拾行囊,搬运家具。满满的记忆,随着大货车,缓缓驶向约700公里外的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

那里是牧民们的新家园。

货车上,属于嘎玛家的只有桌子、床等几件物品。“屋里的家具、家电都太旧了,到了新家打算买新的。”70岁的嘎玛说。

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多达200天,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双湖县,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

在2019年开展首批北部3个乡镇高海拔生态搬迁的基础上,今年7月,西藏实施双湖县第二批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南部4个乡镇的牧民告别苦寒高远的藏北,前往新家。

“除了准备搬迁,我们还在忙着放牧、挤奶。”嘎玛说。放牧点的帐篷内,老人生好炉子、煮好酥油茶,等待年轻人放牧归来。

7月的羌塘草原,天气善变难以捉摸。前一刻阳光明媚,转瞬间乌云压境,豆大的雨点伴随着狂风而来。

傍晚,男人们放牧归来,羊群被赶到围栏边,嘎玛的外孙女石秀措姆加入了挤奶的队伍。

22岁的石秀措姆后悔小时候没上过学,现今连手机输入法都不会用。搬迁后,她的儿子曲扎加措可以在新家附近免费上幼儿园,设施条件比双湖幼儿园好很多。

“希望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考上大学。”她说。

因这次搬迁正好赶上牧忙,石秀措姆的丈夫西热加措格外忙碌。

搬迁前一天的傍晚,西热加措从100多公里外的牧场赶回家中。“这次我先去把新家安置好,等牧忙结束,全家人再搬过去。”

去年冬天,西热加措到拉萨参加了挖掘机驾驶培训,计划搬迁后在新家附近找一份工作。“等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打算去参加厨师培训,然后开一家甜茶馆。”石秀措姆说。

和西热加措家一样,对于未来,不少牧民都有自己全新的计划。他们都在追逐幸福的路上不懈前行。

抉择迁徙: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迁徙,连着生活,也承载命运。

79岁的白玛老人对此深有体会。他是40多年前建设双湖的开拓者。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口增加,牛羊增多,藏北草原草畜矛盾越来越严重,白玛所在的申扎县尤为突出。

1976年初,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决定开发无人区。

时任申扎县卡俄措村村主任的白玛,带领全村人开始寻找新家园。一场寻求生存空间的迁徙由此拉开序幕。

牧民对北部无人区知之甚少,迁徙之旅异常艰辛。赶着牛羊,只能靠天上的月亮和星辰前进。经过1个多月跋涉,他们终于在无人区找到了新家,建立了嘎措乡。

2012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双湖县,为我国海拔最高的县,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国家先后投资数十亿元帮助双湖县修通了公路,县城所在地接入国家电网主网……2019年底,双湖县实现脱贫摘帽。

然而,在双湖,群众健康长期受高海拔、恶劣气候影响,高原性风湿病、痛风、心脏病多发。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也始终困扰着当地群众。

此外,双湖县域一半以上的面积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内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10万多只、野牦牛2万多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畜和野生动物矛盾日益凸显,双湖草场开始出现退化。

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让牧民群众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2018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

抉择,再一次摆在双湖牧民的眼前。海拔低,对身体好;离城近,看病方便;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双湖的草场不能持续放牧。

双湖县委书记杨文升说,搬迁既为人,也为生态,高海拔生态搬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

搬迁一代人,幸福几辈子。

多玛乡果根擦曲村怀孕8个月的次仁央金说,在低海拔地区生孩子更安全,“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搬迁是为了今后的好生活,应该看长远。”19日,天还未亮,西热加措登上了搬迁的车辆。

逐梦雅江:新家园 新生活

夕阳在雅鲁藏布江面映射出金黄色的波光,森布日迎来了千里之外的新一批牧民。

19日20时许,经过1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18辆客车缓缓驶入森布日,300多名多玛乡群众抵达新家园。

一阵阵激昂的藏戏鼓声、一声声“欢迎到家”的美好祝福,当地群众手举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盒”,逐一献上哈达,迎接新邻居。

欢迎人群中不少人都是2019年从双湖搬迁至此的,他们热情地欢迎老朋友、新邻居。

走进新房,放下行囊,人们纷纷脱下厚藏袍,整理新家。

森布日安置点海拔约3600米,距离拉萨市区60余公里,临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周边医院、学校、市场一应俱全。

在这里,西热加措一家五口分到了110多平方米的新房。进屋后,西热加措打开厨房的水龙头试了试,又打开每个房间的灯,随后走上二楼,凭栏远眺。

相比于西热加措的幸福“初体验”,2019年首批搬迁到这里的58岁的尼玛杰布,早已对搬迁的好处深有体会。

搬迁前,他的孙子孙女需要到70公里外的双湖县完全小学求学,放寒暑假才回家。“现在孩子们在森布日上学,不仅周末能回家,也不用再忍受顶风冒雪的苦。”尼玛杰布说。

同样是2019年首批搬迁到这里的强巴措尼感慨:“我是家里唯一的劳力,以前风湿病一犯,根本下不了床。到了这边,病情好了很多。”

搬迁带来的改变不止于此。

――2021年双湖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万元,比2019年增加了近30%;

――安置点学校控辍保学率达到100%,送教上门完成率达到100%;

――安置点实现长期就业426人、短期就业2655人次,引导群众自主创业300余人;

尼玛杰布就是搬迁受益者之一。2021年初,他贷款30万元购买工程机械,让儿子在附近工地找活。“搬迁点很多配套设施都在建设中,机会比较多,去年光靠机械收入就有80多万元。”

作为曾经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任务依然繁重。

搬迁群众如何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森布日安置点还规划设计了矮化苹果基地、现代牧场等产业,帮助搬迁牧民在新家园找到工作。部分劳动力则继续留在双湖的畜牧业合作社从事生产,确保群众增收致富“不断档”。

盛夏时节,雅江奔腾。更多的双湖人将在新家园开启新未来。

新华社拉萨7月22日电